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他明确主张,“已大者不得有小者,天数也。
夫已有大者又兼小者,天不能足之,况人乎!
故明圣者象天所为,为制度,使诸有大奉禄亦皆不得兼小利与民争利业,乃天理也”
。
具体点儿说,“君子化则不稼田,则不渔食”
。
[12]“受禄之家,食禄而已,不与民争业,然后利可均布,而民可家足。”
[13]用现在的术语来说,就是为官不农、不商,不与民争利。
董仲舒认为,官僚与民争利,造成吏制腐败和社会分配不公,必然使社会状况形成恶性循环。
“身宠而载高位,家温而食厚禄,因乘富贵之资力,以与民争利于天下,民安能如之哉!
是故众其奴婢,多其牛羊,广其田宅,博其产业,畜其积委,务此而亡已,以迫楚民,民日削月腹,浸以大穷。”
结果则势必造成“富者奢侈羡溢,贫者穷急愁苦;穷急愁苦而上不救,则民不乐生;民不乐生,尚不避死,安能避罪!
此刑罚之所以蕃而奸邪不可胜也”
。
[14]
欲克服这种恶性循环,在董仲舒看来首要的在于使社会成员各安其位,各尽其责,他说:“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宜事天如父,事天以孝道也。
号为诸侯者,宜谨视所候奉之天子也。
号为大夫者,宜厚其忠信,敦其礼义,使善大于匹夫之义,足以化也。
士者,事也;民者,瞑也。”
[15]果如此,社会便可安宁无虞,王道便可顺利推行。
这便是董仲舒正名主义的根本目的。
[1]《论语·子路》。
[2]《论语·子路》。
[3]《墨子·天志下》。
[4]《孟子·公孙丑上》。
[5]《墨子·兼爱上》。
[6]《荀子·君道》。
[7]《荀子·性恶》。
[8]《荀子·成相》。
[9]《荀子·王制》。
[10]《荀子·正名》。
[11]《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12]《春秋繁露·度制》,
[13]《汉书·董仲舒传》
[14]《汉书·董仲舒传》。
[15]《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