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是时弘年六十,征以贤良为博士。
使匈奴,还报,不合上意。
上怒,以为不能,弘乃病免归。
元光五年,有诏征文学,淄川国复推上公孙弘。
弘让谢国人曰:‘臣已尝西应命,以不能罢归,愿更推选。
’国人固推弘,弘至太常。”
[3]这段文字与班固的记载除文字稍异外,句式、用词乃至元光五年之误均同。
欲证明元光五年为元年之误并非难事。
查褚少孙所补《史记·孝武本纪》,有建元“后六年,窦太后崩。
其明年,上征文学之士公孙弘等”
。
知公孙弘之征确在元光元年。
再查《汉书·武帝纪》及《资治通鉴》武帝即位至元光五年之前这段时间,征诏贤良文学之事计两次,一次在建元元年冬十月,一次在元光元年五月。
如此,公孙弘在正式登上西汉政治舞台之前的主要经历可作如下表述:
建元元年,公孙弘与董仲舒一起应诏,董仲舒以“天人三策”
对,之后出任江都相;公孙弘此次似乎无突出表现,仅与辕固生闹了一点小小的不愉快,“今上初即位,复以贤良征固。
诸谀儒多疾毁固,曰固老。
罢归之。
时固已九十余矣。
固之征也,薛人公孙弘亦征,侧目而视固。
固曰:‘公孙子,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
’”
[4]尽管有这点不愉快,年过六十的公孙弘仍被确认为博士,并在丞相卫绾以“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
之后,虽废博士名号,仍受命出使匈奴。
是时,“武帝即位,明和亲约束,厚遇关市,饶给之。
匈奴自单于一下皆亲汉,往来长城下”
。
[5]而公孙弘素以为汉王朝与四夷和亲是“罢弊中国以封无用之地”
。
[6]故出使归来,所言不合上意,只得以病免归。
在公孙弘的政治生涯中,元光元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这一年,刚刚20余岁的汉武帝在彻底摆脱了窦太后的控制之后正想独立自主地干一番事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