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3]《汉书·五行志》:
[4]苏舆:《董子年表》。
[5]《汉书·董仲舒传》。
[6]《史记·董仲舒传》。
[7]关于此事,《史记》、《汉书》等还有一些记载。
《史记·主父偃传》说,主父偃因揭发董仲舒有功,受宠。
“大臣皆畏其口,赂遗累千金。”
《汉书·刘向传》引韩说曰:“董仲舒坐私为灾异书,主父偃取奏之,下吏,罪至不道,幸蒙不诛,复为中大夫、胶西相,以老病免归。
汉有所欲兴,尝有诏问。
仲舒为世儒宗,定议有益天下。”
就此事件,洪迈评价道:“以武帝之嗜杀,临御方数岁,可与为善。
庙殿之灾,岂无他说,仲舒首劝其杀骨肉大臣,与平生学术大为乖刺。
驯至淮南、衡山二狱,死者数万人。
然则下吏几死,非不幸也。”
苏舆《董子年表》说:“案:仲舒此书,因时之论。
使武帝早从其言,何至兴彼大狱。
仲舒学术尚仁,而有时主刑,所以为大儒也。
洪(迈)论失之。”
[8]《汉书·楚元王传》。
[9]《汉书·冯衍传》云:“仲舒言道德,见嫉于公孙弘,此忠臣所为流泪也。”
王应麟《通鉴答问》四云:“《春秋》之学,所以明王道,辨是非也。
弘不能胜利欲之心,舍所学以求诡遇之。
获宰相、封侯,人以为荣,识者则曰:‘儒之辱也。
’《太史公自序》云:‘公孙弘以儒显。
’其意微矣。
正谊不谋利,明道不计功,若薰子可以为儒矣。
而武帝不能用,弘不能容也。
《儒林传》云:‘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
天下学士,靡不乡风。
’夫弘以佞谀致斯位,犹翰音之登天,梯稗之有秋。
而学者为之风动,明经志青紫,稽古矜车马,慕人爵之势荣,忘天爵之良贵,弘实启之。”
[10]《汉书·董仲舒传》。
[11]《汉书·叙传》说:“抑抑仲舒,再相诸侯,身修国治,致仕悬车,下帷罩思,论道属书,说言访对,为世纯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