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14]《论衡·案书篇》。
[15]《论衡·程才篇》。
[16]《论衡·案书篇》。
[17]柳宗元:《贞符》,《柳宗元集》第30—35页,中华书局1979年。
[18]欧阳修:《书春秋繁露后》,《欧阳文忠公全集》卷73。
[19]黄震:《东发日钞》。
[20]叶适:《习学记言序目》第322—324页,中华书局1977年。
[21]颜元:《四书正误》卷一《大学》,《颜元集》第163页,中华书局1987年。
[22]陆陇其论贾谊、董仲舒优劣云:“贾之言多及于利害,而董则主于义利也。
贾之言多至于激烈,而董则穆然和平也。
激烈者,其中犹有浮躁不平之意。
而和平者,本于庄敬诚恪之余。
涉于利害者,与世运争胜负,而一害去未必无一害兴。
主于义理者,与性情为流通,而义中自有利,义中自无害。”
又曰:“贾以才胜,董以学胜。
以圣门言之,董生猖者也,贾生狂者也。”
又曰:“学董生而不得,犹不失为迁阔之儒。
学贾生而不得,则功利夸诈而已。”
王西庄《十七史商榷》云:“学者若能识得康成深处,方知程朱义理之学,汉儒已见及。
程朱研精义理,仍即汉懦意趣。
吾于薰生则云。”
苏舆《黄子年表》谓:“后世以训诂、义理分汉、宋学派,不知董君书实为义理之宗。
故余以为汉儒经学,当首董次郑。
则知说经有体,不必别标门户矣。”
一云:“两汉多用董学。
魏晋南北朝多用郑学,宋以后多用朱学:董学在《春秋》,郑学在《礼》,朱学在《四书》。
今人调和汉宋,专取郑朱语句相同者,牵合比附,用心虽勤,亦失所宗矣。”
[23]康有为:《董氏春秋学自序》,上海大同译书局刊万木草堂丛书本。
[24]皮锡瑞:《论董子之学最纯微言大义存于之书不必惊为非常异义》,《经学通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