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帝之好儒,其叶公之好龙与?”
又云:“诸侯相之疏远,不若中朝臣之亲近。”
公元前139年,武帝建元二年
《盐铁论·褒贤篇》说:“赵绾、王臧之徒,以儒术擢为上卿。”
御史大夫赵绾坐请毋奏事太皇太后。
窦太后治黄老言,不好儒术,非薄《五经》,以事下赵绾、王臧狱。
赵、王皆自杀,丞相窦婴、太尉田蚡免。
初置茂陵邑。
董仲舒在江都相任内的情况,据《史记》本传说:“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
故求雨闭诸阳,纵诸阴,其止雨反是。
行之一国,未尝不得其欲。”
《春秋繁露》中有《求雨止雨》及言阴阳、五行诸篇,皆应作于董仲舒任江都相之时。
公元前138年,武帝建元三年
春,河水溢于平原,大饥,人相食。
公元前137年,武帝建元四年
公元前136年,武帝建元五年
置《五经》博士。
公元前135年,武帝建元六年
春二月,辽东高庙灾。
夏四月,高园便殿火。
上素服五日。
《汉书·董仲舒传》:“先是辽东高庙、长陵高园殿灾。
仲舒居家推说其意,草稿未上,主父偃候仲舒,私见,嫉之,窃其书而奏焉。
……于是下仲舒吏,当死,诏赦之。
仲舒遂不敢复言灾异。”
书见《汉书·五行志》。
《史记·主父偃传》说,主父偃因揭发董仲舒有功,受宠。
“大臣皆畏其口,赂遗累千金。”
《汉书·刘向传》引韩说曰:“董仲舒坐私为灾异书,主父偃取奏之,下吏,罪至不道,幸蒙不诛,复为中大夫、胶西相,以老病免归。
汉有所欲兴,尝有诏问。
仲舒为世儒宗,定议有益天下。”
洪迈云:“以武帝之嗜杀,临御方数岁,可与为善。
庙殿之灾,岂无他说,仲舒首劝其杀骨肉大臣,与平生学术大为乖刺。
驯至淮南、衡山二狱,死者数万人。
然则下吏几死,非不幸也。”
苏舆《董子年表》说:“案:仲舒此书,因时之论。
使武帝早从其言,何至兴彼大狱。
仲舒学术尚仁,而有时主刑,所以为大儒也。
洪(迈)论失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