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三)内容分析
banner"
>
实际上,本书使用的大量表格,如每年度的经费预算支出、收发文统计表以及实验区事业实验进展数据等,大部分来自《社友通讯》。
除此之外,介绍社员新书、各式广告、启事以及专函刊登等,少量有针对性的学术文章,共同组成了《社友通讯》的主体内容,逐渐成为社友及外界人士了解社教社的“消息荟萃之地”
。
为清晰起见,笔者利用全国期刊检索数据库和国家图书馆馆藏,将《社友通讯》主要数据信息搜罗出来,如表4-1所示。
从表4-1可见,《社友通讯》共出版78期54本,其中有11次合刊发行,出版有5次专号(洛阳实验区3次,第三届年会和花县实验区各1)。
1932—1937年是连续发刊,第2卷2、3期合刊之前每月10日出刊,之后固定为每月15日(偶有差池,如第3卷1期为7月5日、第3卷3期为8月22日、第4卷7期为1月1日);1938—1939年期间发行的3期不能保证逐月连续出版,但出版日期固定为每月1日;1947年复刊第1卷2期既不连续又不定时,由此可窥社教社社务进展态势。
从篇幅看,最少是8页,最多是54页(3期合刊),大多为10多页,编辑对它“小而又小”
的定位相当准确。
编辑再三努力,希望增加其研究分量,“本刊每期除原有各栏外,均拟留有相当篇幅,以供社友通讯研究——这块园地要希望全体社友尽量利用,决不能任其荒芜”
[49]。
邀请到社教社核心专家俞庆棠、赵冕、孟宪承、雷沛鸿、李蒸、郑宗海、庄泽宣、董渭川等人,所撰述的亦多是与社教社事务工作密切相关文章,甚少作学理上的深入探讨。
这一点,编辑心斋甚为自豪:“不错,本刊确是小而又小,登载的文字少而又少,可是请检阅过去两卷所载的文章,无的放矢的,简直绝无仅有。”
[50]利用有限空间,针对全国社会教育发展态势,有的放矢,解答社友们的疑惑,的确是《社友通讯》作为社教社社刊、作为公共园地的独到之处。
介绍社员或团体社员的最新著作,是《社友通讯》助力社教学术的突出表现。
“本社为鼓励研究学术,并供给社教同志之参考材料起见,兹后对于各社员之著作,拟作系统之介绍。
至希各社员将已出版之著作,每种寄下一份,以后如有新著作,并请随时见寄,以便介绍,是幸。
非社员如有著作见寄,本社亦愿负介绍之责。”
[51]揆之史实,《社友通讯》或采用列表简要介绍,或辟出专栏浓墨重彩,几乎囊括了1932—1937年期间出版的重要社教力作。
如表4-2所示。
从表4-2可见,《社友通讯》刊登的“社员新作”
作者主要集中在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国立中山大学、大夏大学、国立浙江大学等社教人才培养机构,进一步证实了其社教知识生产的能力。
就出版社来讲,除去上述几个机构自版外,还有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世界书局、中正书局等,特别是中华书局为最多,这与社友舒新城担任该书局编辑所所长有直接关系。
第一届年会期间,带着一把大芭蕉扇出席的舒新城,专门以中华书局名义租车15辆,在西湖湖滨兴西菜馆宴请各位出席代表,宾主杯觥交错之余,舒新城代表中华书局发言,在痛骂学校教育制度之余,向在座各位承诺,“愿年出一万元专为扶植有关学术事业之出版物”
[53],鼓励社教社社员出版社会教育专著。
中华书局的倾向性出版资助,直接外化为该书局成为出版社教专著的一大基地。
《社友通讯》第5卷11期重点推出社教社事务所所在地、社教社的团体社员单位——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的《各国成人教育近况》新书预告,同期刊登了该书的预约通知单。
[54]该书正式出版后,《社友通讯》又辟出专栏,对该书专门介绍,在广告中用黑体凸显书名,注明“是从事民众教育、研究教育学术者必备的参考书”
,还将全书页码、字数,主体内容、著者一一用“▲”
列出,定价也被重点标出,见图4-3。
如此隆重,与该书集体作者就职单位及各人的社会声望有关。
图4-3《社友通讯》为社员新作刊登广告(1937)[55]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