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为方便社员开会便利,国立中山大学专门将社员宿舍安排在校内教职员宿舍(图2-6)。
在筹备委员会的精心准备下,第四届年会如期在中山大学召开。
图2-6国立中山大学为社教社第四届年会出席社员提供的宿舍(1936)[139]
年会筹备委员会非常注重会议氛围的营造。
社友方惇颐用白描式样的笔触,呈现了即将召开社教社第四届年会的国立中山大学校园景色:“本届年会的会址定在广州文明路中大旧校,在开会的前几天,我们在文明路上便可看见一条橙色布条高高地横在马路当中,上书‘中国社会教育社第四届年会,会场:国立中大大学,会期:一月十八日至二十二日’等字样。
中大正门前悬着‘中国社会教育社第四届年会开幕典礼’的鲜花匾额。
由正门进去,经一个宽敞的操场,便到了大会的会场,这是中大礼堂,中山先生当年曾在此讲演三民主义。
礼堂面前,两排鲜花,顶上的钟楼有国旗凌空飘扬,两旁伴以万国旗,极为壮观。
会场正中悬中山先生遗像,其上挂着党旗和国旗。
主席台之两侧为来宾席及筹备委员席,台下为记录席,后面则为社员席,楼上为新闻记者及旁听席。
此外筹备委员会又制定了十五条大会标语,到处张贴,社教空气布满全校”
。
1月18日,在“在纪念中山先生的学府,中山先生宣讲三民主义的地方”
,“八时三十分,主席梁漱溟先生就位。
我们的年会就在鼓乐齐奏之下开幕了”
。
在完成“唱党歌、向党旗国旗及总理遗像行三鞠躬礼、主席宣读总理遗嘱、主席致开幕词、理事会工作报告……”
[140]等议程后摄影,在庄严肃穆的大礼堂前,“总理昔日讲演三民主义及本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开会之所”
,与会代表400余人,熙熙攘攘,给人一种“于斯为盛”
的感觉。
下图为年会开幕合影。
图2-7社教社第四届年会开幕合影(1936)
从数字统计上看,第四届年会与会代表远超前三届年会。
很有意思的是,有两组不同的统计数字,第一组由社教社事务所统计:该届年会各省市教育厅局代表、其他来宾及社友共有400余人出席[141];第二组来自筹备组结束会议时的统计:本届年会人员计会员221人(其中男会员184人,女会员37人),职员124人(内含名誉筹备委员14人,筹备委员15人,各部干事共95人),合计会员职员345名。
[142]这两组数字之间的差别所在,只不过第一组计算了其他来宾。
具体到与会社员省份来源,据筹备组主任萧冠英的报告称,其中广州99人,江苏41人,广西10人、湖南9人,作为上次东道主的河南代表为7人。
[143]延续前三届年会时举办地域社员占多数的局面,引发参会社员“作民”
的猛烈抨击[144]。
北平市第一民众教育馆馆长戚彬如递交了提案,但没有作为个人社员参加,原因便是“地点在广州,路途较远,用费颇多”
[145]。
而作为参加年会最为踊跃的陕西省立民众教育馆馆长刘宰国,此届年会作为个人社员及陕西省教育厅代表参会,竟出现“远道赴会,中途病故”
的意外事件,陕西省教育厅专电会议筹备组“以期限迫促,不及改派代表”
。
[146]资料彼此印证,可知该届年会地点放在广州,是更大程度上照顾社教社高层“社的发展有普遍全国的趋势”
的雄心大略,不利于普通社员的参会,来自社会教育第一线工作人员的普遍缺失,使得社教社年会成为一个知识精英聚合体。
实际上,兼顾了实践,学术氛围便稀薄,反之亦然,这个问题普遍存在于相类学术社团中,延赓至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