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悟道林的竹海,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成了风少正和王洛最熟悉的战场。
日升月落,晨雾暮霭,两道身影几乎日日在此挥汗如雨。
王洛的呼喝声如同闷雷,他背负着越来越沉重的巨石,反复冲撞、锤炼,将《磐石诀》打磨得越发坚实,皮肤下那层土黄色的微光也愈发凝实。
他的进步是肉眼可见的,气血愈发旺盛,力量与日俱增。
而风少正的修炼,在外人看来,却近乎停滞,甚至有些“不务正业”
。
《流云步》的使用风少正已基本熟悉,再精进的话则需要更多的时间,况且其本身也只是炼体初阶的基础功法。
他辗转腾挪间,身形如流风回雪,在王洛狂暴的攻势缝隙中穿梭,看似轻描淡写,但只有他自己知道,这已是当前境界下的极限。
想要更快、更诡变,除非自身修为突破,能调动更多力量,或者……有更高级的身法秘籍,但那需要海量的贡献点,远非他现在所能企及。
武道修炼于他,更像是用一种笨拙却必需的方式,艰难地捶打这具“只进不出”
的躯壳,试图让它能更强韧一些,以便容纳和疏导那日益庞大的能量,而非真正追求攻伐之力。
两个月苦修,借助王洛这个绝佳的“陪练”
和压榨到极限的锤炼,他终于勉强突破到了炼体三阶。
然而,这个境界在外门,几乎垫底。
“啧,我当是谁,原来是我们的‘流云步大师’又在悟道啊?”
“炼体三阶?哈哈,我入门才三个月都四阶了!
他这三年怕是睡过来的吧?”
“可不是,天天就知道躲来躲去,跟只猴子似的,有那功夫不如多练练拳脚。”
“估计也就指望小比的时候,靠着躲闪多撑几招,别第一轮就被人打下台丢人现眼吧?”
类似的嘲讽,如同悟道林里的风,时不时就会钻入耳中。
那些在附近修炼、实力稍强的外门弟子,尤其是曾经依附石威、刘四海,或单纯看他不顺眼的人,总不忘趁机奚落几句。
王洛每每气得额头青筋暴跳,恨不得冲上去用拳头让他们闭嘴,却总被风少正用眼神制止。
“阿洛,随他们说吧,练我们的。”
风少正的声音总是平静无波,他甚至懒得朝嘲讽的方向看一眼,所有的心神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他的目光偶尔会掠过那些嘲笑着,眼神深处却是一种近乎漠然的平静,仿佛在看一群吵闹的虫子,他们的言语根本无法触及他真正的目标。
他知道,他的路,不在这里,不在拳脚的强弱。
他的绝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那枚残破的《苍御点阵图》玉简之中。
阵法的修炼,远比想象中艰难。
它不仅需要极高的悟性去理解那些玄奥的节点勾连、气机牵引之理,更需要大量的实践来熟练手法、把握时机。
而实践,则意味着消耗。
最简单的“纳元引”
阵,需要蕴含微弱灵气的玉石粉末作为节点基底;“迷踪障”
则需要特定属性的草木灰烬混合兽血来绘制符文……每一样材料,都需要用宝贵的贡献点去兑换。
风少正那点微薄的积蓄很快见底,只能反复拆解、回收利用最基础的材料,勉强进行着效果打了巨大折扣的练习。
进展缓慢得令人绝望。
直到某一天午后,他看着自己在沙地上用树枝反复勾画的阵纹,又看了看正在一旁气喘吁吁、休息恢复的王洛,以及地上被王洛练功震落的竹叶,一个念头如同电光石火般划过脑海——没有玉石灵粉,没有珍稀兽血……为何一定要拘泥于传统材料?万物皆有势,皆有其运行之理。
竹叶飘落有轨迹,风声过隙有韵律,甚至王洛脚踏大地引发的细微震动……这些,是否都可以借用来布阵?这个想法让他心跳加速。
他再次沉浸入《苍御点阵图》,这一次,他不再专注于那些记载的具体材料和阵式,而是全力去感悟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那种“借势”
、“引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