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当年朝廷下诏刻熹平石经、编修《东观汉记》时,蔡邕、卢植等经学大家都争相参与,就是为了让各自学派的思想成为官方认定的正统。
如今补录《汉记》亦是如此,这相当于后世钦定的教科书。
许衡只要在荆南补修《汉记》,哪怕他躲到荒岛上去,那些崇古尚今的学子们也会豁出性命追随。
父亲英明。
许衡发自内心地赞叹道。
刘表抚须而笑:这并非为父高明,当年朝廷下诏镌刻石经、续修《汉记》时,我与你师父元节公都惊得坐立不安。
虽然被宦官集团所阻不能返京,但我们恨不得插翅飞回雒阳,即便拼上性命也要参与这场文坛盛事唉,这种狂热,寻常人怎能体会。
许衡暗想:确实无法理解你们这些疯子的想法。
但父亲的奏章,董卓真会应允么?刘表眸光微敛,语气带着寒意:他不得不应。
董卓废止太学就是要断绝士人晋身之阶。
我若上奏请求补录《汉记》,他定会担心朝中士子借机要求改在长安进行。
届时天下鸿儒为立学派正统,必会不畏生死云集长安——那长安不就变成第二个雒阳了?许衡顿时想起当初士人们以保全雒阳为名,前赴后继上奏弹劾董卓的场面董卓想必不愿重蹈覆辙。
既如此,孩儿便着手准备南巡事宜。
若能平定荆南,使其成为襄阳粮仓,那就再好不过。
刘表略作沉吟:但荆南历来产量有限,你纵使移民屯田,成效恐怕也难尽如人意。
许衡胸有成竹:依孩儿之见,南方因湿热致粮产不丰,实因缺乏适应当地的稻种。
若能寻得良种,荆南收成未必逊于南郡。
自上古至秦汉,华夏文明始终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发展,中原百姓在黄河两岸繁衍生息。
而远离中原的荆南、交州等边郡,因地处偏远导致技术落后,生产力始终低下。
但这绝不意味着南方没有发展潜力。
恰恰相反,许衡认为荆南蕴藏着惊人潜能。
这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
加之战乱稀少,植被完好,自然环境极其适宜作物生长。
当然,最关键还是要找到适合这片土地的农作物品种。
【明朝中叶流传着湖广熟,天下足的民谚,这不仅得益于两湖地区精湛的农耕技艺,更关键的是双季稻种的推广取代了原有单季稻。
这种神奇的稻种名为占城稻。
据传占城稻原产自古占城国,其疆域位于今越南境内,时称林邑国。
许衡盘算着或许该派人南下与林邑交涉。
然而此事殊为不易。
:()三国:曹营悍将,从马镫破阵开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