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如果顾客此时就坐在你的对面,你们之间的商务谈判预计将用时一个钟头。
那么,让顾客明白事务的重要性,用时不会超过十分钟,剩余的五十分钟,全都会耗在事务的紧急性上面。
谁能锁定事务的紧急性,谁就能成功地拿下订单。
理由很简单,因为一般来说,人们只做紧急的事,不做重要的事。
除非那个重要的事,碰巧了也十分紧急。
举个简单的例子。
学一门外语,或者天天锻炼身体这类事的重要性,还用得着谁去喋喋不休地解释或宣导吗?可为什么大家明明知道很重要,却极少有人能做到呢?
就是因为不紧急。
可在现实世界中,绝大多数人都高估了事务的重要性,把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了重要性上,不厌其烦地宣讲;与此同时,却严重忽视事务的紧急性,抑或对此完全无感。
所以会在沟通,特别是商务沟通中胡乱发力、一筹莫展。
这就是典型的陷阱效应,实在是太令人遗憾了。
显然,在“公对公”
的语境中,让顾客对事务的紧急性产生强烈的认知非常之艰难。
因为这个背景太空阔,涵盖面太广,顾客很难有切身感受,会觉得你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拼命描述的那个事物与他无关,或至少关系不大。
所以,只有尽快营造“私对私”
的语境,才能迅速缩小这个背景,让顾客产生近身之感乃至切肤之痛。
这才是销售的捷径。
有人可能会说:“你的这套理论我大概理解了。
基本上,你在强烈地主张一个一个地和顾客交朋友,建立私人关系;一个一个地搞定顾客。
可问题是,这种方法会不会太慢?一个一个地去和顾客起腻,那一天才能卖多少东西,一个月才能有多少业绩?我还不得活活饿死?”
是这样。
生意无非有两种:“熟人”
的生意与“陌生人”
的生意。
后者能不能做?当然可以做,但有其特定的范围。
比如,你开了一家超市或杂货店,那完全可以做“陌生人”
的生意;可如果你卖的是保险、楼房或汽车这些相对高价的商品,则“陌生人”
的生意非常不好做或几乎不能做。
这些领域几乎只有“熟人”
的生意。
碰到“陌生人”
生意的概率与“守株待兔”
无异,等于“天上掉馅饼”
。
所以首先,我的这套理论,与你是做什么生意的有关。
其实,即便是那些可以做“陌生人”
生意的领域,把它“做熟”
也是一条捷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