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要点二:可以敏感,但要适度。
适度的敏感是必要的,但过度的敏感则弊大于利。
要点三:要发巧力,不发蛮力。
即便遇到恶意和麻烦,也要尽量以巧妙的方法应对之(比如幽默的手法、借力打力的手法等),切忌针锋相对,硬刚硬?,否则会适得其反,让自己更为被动。
这方面的案例,我在其他章节中有大量描述,这里便一带而过了。
接下来,重点聊聊进攻型陷阱的应对之道。
“进攻型陷阱”
在商业活动或人际交往中都很常见,是一个非常典型、非常棘手的问题。
具体表现为,在与他人交往的时候表现得过于害羞、过于保守,不敢主动出击化解僵局或创造机会。
归根结底一句话,脸皮薄。
在如今这种快节奏、高强度、重压力的社会环境中,脸皮薄的人几乎寸步难行,实在是太吃亏了,所以无论如何也要解决这个问题。
那么,思路在哪里呢?
简单。
四个字:换位思考。
脸皮薄的要害在于怕失败。
问题是,失败与否往往极难事前预知。
而任何未知的事物无非有两种可能,一种是顺利,一种是不顺利。
前者是只要你做,便会成功;而后者是只要你付出努力,便至少会有成功的可能。
无论哪种情况,都需要你有进攻和挑战的意识,试一试,做一做,努力一把,你才会有面对结果的机会,否则一切都是零。
当然,即便你做了,努力了,也依然会有失败的可能,且这个可能性还不低。
但这不是重点,真正的重点在于“恐惧意识的可控性”
。
我们知道,恐惧这个东西往往源于未知,已知的东西不大容易滋生恐惧感。
就好像看一部恐怖片,当那个最恐怖的场面出现的时候,其实并不太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对那个场面进行铺垫的过程。
这个过程越长、越曲折,便越煎熬,越恐惧。
克服它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缩短乃至彻底消灭这个过程,直接面对结果。
这是最容易激发勇气的一种方式。
所以,勇于挑战,善于进攻这种姿态本身就有助于克服对结果的恐惧心理。
挑战一下,进攻一下,让结果发生。
无论是好是坏,你见到了,领教了,也便没有那么害怕了。
不断积累这种心理经历,人自然就会皮实许多,脸皮也自然会厚上许多。
当然,如果有可能,适当的计划和准备(比如现场预演或沙盘推演)还是要做的。
有备而来总比盲目进攻好一些,成功的概率也要大一些。
但是,过度的计划和准备不可取,这样做反而会极大地增加心理负担,放大恐惧感,从而导致退却或者更加盲目的进攻。
因此,无须过分计较挑战和进攻的盲目性。
一来计划赶不上变化,事物最终的结果很有可能与你所有的事前计划都没有一毛钱关系;二来人类具有先天的学习本能,必然会从各种不同的结果中得到许多教训,学到很多经验。
所以,鼓足勇气打一次冲锋,这样的意识培养绝对是有益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