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所需要的时间,基本上不会超过十分钟。
剩下的五十分钟都是在做无用功,反复地说车轱辘话而已。
问题在于,你却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而是会一厢情愿地认为,之所以对方不能接受你的主张,恰恰是因为他依然没有弄明白那些“事实”
和“道理”
,所以你就会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一遍又一遍地解释,直至对方和自己都变得不耐烦,或者争吵一番,或者不欢而散。
看见没有?这才是大多数职场沟通的真实台本、真实剧情。
必须强调的是,之所以人们在沟通中往往会本能地强力主张事实和道理,恰恰是因为觉得自己“占理”
,既然“占理”
,便“理应”
主导沟通,“理应”
顺利拿下沟通。
殊不知,这种认为自己占理的姿态极具挑衅性,会轻易地激怒对方,人为地增加沟通的张力和戾气。
所以,在沟通中强调自己是“占理”
的一方非常愚蠢,这种姿态无异于宣战,最后只能是一片狼藉。
顺便说一句,喜欢“占理”
甚至“争理”
的人在沟通中往往还会掉进另外一个陷阱,亦即“帮腔陷阱”
。
具体地说,就是他们倾向于在沟通僵持不下时找人来帮腔,试图以此强化自身占理的程度,让自己占上风。
帮腔者参与沟通的形式无非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加入战局,一种是在一旁敲边鼓。
可无论是哪种形式,都会让当事人瞬间掉进陷阱。
理由很简单:许多人错误地认为营造一种“群起而攻之”
的局面容易让对方就范。
殊不知,这样做适得其反,会在更大程度上激怒对方,瞬间放大沟通的暴力指数和侵略性。
所以这是一种极富破坏力的手段,万万不可轻易触碰。
除非你的沟通就是为了挑起争斗并战而胜之,而不是为了解决问题的。
对那些受邀帮腔的人来说,接到这样的邀请时也要慎之又慎。
否则一不留神,你的“仗义”
之举非但帮不了他,反而会害了他。
“帮腔陷阱”
最奇葩的表现方式是:明明一切进展顺利,可偏偏要在最后行将收官之时找人来帮腔。
结果却弄巧成拙,前功尽弃。
这样的情况绝不鲜见,令许多职场中人深感头痛。
究其原因,也许是沟通前期的过程太过艰辛,所以非常害怕煮熟的鸭子飞掉,为确保锁定胜果,才会出此下策。
可是此策一出,恰恰会逼飞煮熟的鸭子,实在是不智之至。
因此,沟通这件事不到万不得已尽量不要假借他人之手,一定要自己独立完成。
即便第三者的介入不可避免,也尽量不要帮腔,而要调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