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而她也并不反驳,只是强调“这都是职场害的,小B害的”
。
我隐隐觉得,她这样做是倒果为因。
人的性格很难改变。
难以想象,在她还是职场新人的时候,她能以开朗的个性赢得同事的欢迎,或至少能让同事们与她相处时能够基本感觉舒适。
这绝对是小概率事件,只不过她自己没有意识到而已。
因为从第一天开始,她便在刻意塑造人设,并在有意无意间开始了与同事之间的博弈。
而她这种思维和行为方式,会让大家感到很累,很不舒服。
于是大家只能对其敬而远之——当然,这是好听的说法,往难听了说,她成了职场中不受欢迎的人。
坦白地说,这种境遇对小A而言确实有些冤枉,因为她这种人往往很善良,很脆弱(尽管表面上也许不是这样);且大体上是防守型性格,没有什么攻击性。
可恰恰是这种人,在同事的眼里却像一只刺猬,极其好斗,仿佛随时做好了攻击的准备,所以只好“惹不起躲得起”
了。
举几个例子。
在与我的对话中,她不止一次地提到“玩笑”
这个话题,并以此为由,抱怨了公司中的好几个同事。
其中有男也有女。
比如某位女同事针对男女关系开的玩笑,让她很不舒服,觉得对方似乎在影射什么。
于是她便坦率地跟对方说了自己的感受,令这位女同事诚惶诚恐,不断地跟她解释、道歉。
再比如说某位男同事针对时尚品位开的玩笑,让她极为愤怒,觉得是对自己的冒犯,于是乎她义正词严地谴责了这种行为,令对方几乎下不来台。
不可思议的是,小A能清楚地记得每一位同事跟她开的玩笑,以及所有这些玩笑的时间、地点、场合、次数,甚至是分类。
没错,每一个来自同事的玩笑,小A都会仔细地研究,仔细地品味,然后区分出其性质、程度,并在最短的时间内下不同的结论,做不同的反应(或反击)。
她认为,玩笑最能够反映一个人在同事心中的地位。
对方是否尊重你,是否高看你一眼,都能从玩笑中体现出来。
所以她几乎得了一种强迫症,强迫自己认真对待同事的每一个玩笑,以至于对其他同事来说纯粹是调节气氛、融洽关系的玩笑,在她这里却仿佛如临大敌、如履薄冰。
你想,这样的人,在职场中能有好结果吗?
有趣的是,在小A向我咨询的过程中,她问得最多的问题,不是如何改善自己的职场境遇,而是“如果某某这么做,或那么说,我应该怎么办?是应该反击,还是应该忍受?”
“如果反击,对当事双方来说利弊各是什么?”
“如果忍受,是不是会给对方发出错误信息,让他以为我好欺负,从此变本加厉?”
看见没有?这位女士满脑袋装的都是“博弈”
二字。
对于博弈技巧的追求,真可谓精益求精,不遗余力。
问题在于,这样的博弈对她来说,是否还有意义呢?
显然没有。
她以为她在塑造职场中的人设(自我认知与个人形象),其实她早已被同事移出了“朋友圈”
;她以为她在博弈,其实她已经失去了整个职场。
她曾得意地对我说:“现在公司里几乎已经没人敢对我开不礼貌的玩笑了!”
而她完全没有意识到,在她的世界里消失掉的何止是同事“不礼貌的玩笑”
,而是“所有玩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