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当天下午,两人去了城西一家老式照相馆。
店主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师傅,听说他们的故事后,特意腾出内室布景间,墙上挂着仿旧木框,背景画的是八十年代常见的绿植与沙发组合。
“姿势不用太拘谨,”
老师傅说,“就像平时那样就好。”
他们并肩坐着,陈晓雨穿着素色棉布衫,周念穿了件洗得发白的蓝衬衫。
摄影师按下快门的瞬间,陈晓雨抬手,将一枚铜铃轻轻挂在周念的纽扣上。
闪光灯亮起,定格了这一刻:姐姐凝视弟弟,眼神温柔如护翼的鸟。
照片洗出来后,杜佳诺看到的第一反应是捂住嘴哭了。
她立刻联系档案馆,把这张全家福扫描存档,并提议作为“归音工程”
新阶段宣传主视觉。
“这不是结束,”
她在会议上说,“这是起点。
我们要让更多人知道,失散不是终点,沉默也不是绝境。”
与此同时,“晓雨食堂”
运营渐入正轨。
每日午市,门口总排着长队。
有人为味道而来,更多人则是为了那份说不出的情绪??一种久违的、家的感觉。
小满设计的AI语音识别系统也初见成效,已成功帮助两名流浪老人确认身份。
其中一位聋哑大叔,在听到一段童年童谣录音后,突然流泪不止,随后用手语比划出自己姓氏和家乡地名。
林川带队前往皖南一个小山村,历经七天走访,终于在其族谱中找到匹配信息。
归来那日,大雨倾盆。
林川浑身湿透地冲进共耕园,手里紧紧抱着一个塑料袋,里面是一张泛黄的黑白合影:一对年轻夫妇抱着两个孩子,女孩约莫七八岁,眉眼间竟与陈晓雨有几分相似。
“这不是陈家的照片。”
他喘着气说,“但我们查到了一条线索??九十年代初,李桂芳曾在徽州一带活动频繁。
当地有个废弃砖窑,曾被用作临时收容点,关过十几个‘特殊孩子’。
警方当年接到举报,但现场早已清空,只留下一堆烧焦的衣物和几根铁链。”
会议室一片沉寂。
编号373调出卫星地图,标记出那片区域。
如今那里建起了一座度假山庄,灯火通明,游客如织。
“她不是一个人作案。”
杜佳诺低声说,“她背后一定有组织。”
“而且这个组织,可能还在运作。”
林川补充。
当晚,杜佳诺翻阅杜惠兰留下的旧物箱,意外发现一本藏在夹层中的日记本。
纸页脆弱泛黄,字迹娟秀却压抑。
开头写着:
>“1989年冬。
我又梦见那个孩子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