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赵匡胤:……
赵祯还在那笑着问道:“啊,宋仁宗是谁?”
“是你,我的傻侄孙子……”
赵匡胤唉声叹气地说道。
赵祯一口气没上来,差点梗死过去。
他幽怨地看了一眼朱元璋,唉声叹气。
范仲淹立刻再拜顿首,向赵祯呈上了那博采众家之长的新政计划书。
赵祯对于老范的岔开话题,还是十分满意的。
但实际上庆历新政的失败,并不是新政本身不行。
实际上庆历新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宋朝的困境,甚至开始焕发新机,范仲淹、富弼的各项改革措施包括了“明黜陟”
、“抑侥幸”
、精贡举”
等,中心思想就是要裁汰不称职的官员,而裁减冗官、精简机构是改革的核心内容。
而且,庆历新政还决定要减少科举考试的录取名额,以解决官多为患的问题。
因此,改革的反对者决不是少数保守派,而是整个士大夫阶层——北宋统治的阶级基础。
要改革就要牺牲士大夫阶层的利益,牺牲了士大夫,就动摇了自己的统治基础。
因此,要打破或限制官僚贵族这一特权,无疑会因触动官僚贵族的利益,而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
除了少数锐意进取的有识之士,官僚、地主、富商等既得利益阶层大都满足于现状,只顾个人利益和眼前利益,而不顾国家利益和长远利益,一旦新政触犯了自身利益,他们就坚决反对,群起而攻之。
随着新政的推进,反对的声浪不断高潮。
“朋党”
之所以被当作打击的利器,是因为“朋党”
会危及皇帝的权威,进而引起仁宗赵祯的反感与猜忌,触犯其核心利益。
朋党之争,一直是困扰北宋政局的死结,并且延续到南宋时期。
庆历新政因为朋党之争而夭折,王安石变法也因为新旧党争而失败。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欧阳修那个大聪明了。
这byd生怕锤的不够死,还写下一篇《朋党论》,直接就给人递了一把刀。
甭管你是君子之党,还是小人之党,你就说你是不是结党了吧。
本来对于老范还多少有点埋怨,但念在他及时解围,赵祯也放下了原本的小小不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