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观察一下孩子的行为,就会发现,对于同样的问题,并不存在绝对固定、绝对正确的回应方式。
事实上,每个孩子都会按自己特有的方式做出反应。
虽然大家都在努力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质,但是所采取的方式却大相径庭。
每个人犯下的错误迥然不同,同时,也以迥然不同的方式走近成功。
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几种不同的个体类型。
以左撇子儿童为例。
有些孩子也许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天生是个左撇子,因为他们从小就接受严格的右手训练。
开始使用右手时,由于动作笨拙,他们常常受到责骂、批评和嘲笑。
嘲笑是不对的。
可话又说回来,两只手都应该接受训练。
左撇子儿童一开始就能被人辨别出来,因为他们左手要比右手用得多。
长大以后,他们也许会觉得自己的右手是个负担,因为右手不够灵活。
另外,他们往往更喜欢使用右手和右臂,突出地表现在用右手画画、写字等。
事实上,这样的孩子往往会比普通孩子得到更好的训练。
这一点也不奇怪,因为他们不得不逼着自己对用右手提起兴趣,不得不早起,自身的缺陷反而成就了自己,使自己得到了更好的训练,而这对于发展孩子的艺术天赋和能力非常有利。
这样的孩子往往雄心勃勃,会想方设法克服自身的缺陷。
但是有时如果不是一帆风顺,他们就会转而羡慕甚至忌妒别人。
这样,自卑感会越发强烈,克服起来会愈加困难。
如果孩子一直处于奋斗之中,就会变得争强好胜,长大以后也无法停歇,因为在他们的脑海里早已有了固定的想法,那就是,我本不该如此笨拙,缺陷也不该如此之多。
如此一来,这样的孩子会负担更重,活得更累。
孩子按照自己四五岁时形成的原型努力,犯错,成长。
孩子不同,目标各异。
有的孩子也许想成为画家,有的孩子也许希望尽快摆脱这个格格不入的世界。
成年人也许知道他们该如何克服自己的缺陷,但孩子们本人并不知道,而且用不了多久就会发现,成年人对事实的讲解诠释根本就是错误的。
很多孩子的眼睛、耳朵、肺或胃有问题,而这些缺陷往往最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下面给大家举一个特殊的例子。
有一名患有哮喘病的男子,每天晚上,当他离开办公室回到家里时就会发病。
该男子四十五岁,已婚,工作不错。
当有人问他为什么总在回家以后发病时,他回答道:“要知道,我妻子是一个物质至上的人,而我却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所以,我们两个很难说到一块。
每次回到家后,我都想静静地待着,而她却想出去交际。
所以,她就会抱怨,说待在家里闷得慌。
结果,我脾气上来了,气儿却上不来了。”
这名男子为什么会呼吸困难?难道他不会呕吐吗?原因就是,他不想违背自己的原型。
也许小的时候,因为某个缺陷,他被包了起来。
由于包得太紧,影响了呼吸,让他十分难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