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第十二章不成熟的本能
banner"
>
在上一章里,我们讨论了有关婚恋的常见问题。
现在,我们来看看婚恋中一个具体的方面——性欲问题及其与真实的或想象的性变态行为之间的关系。
前面已经说过,与其他问题相比,个体在婚恋方面并没有接受良好的训练,因而准备也不充分。
这一点在性问题方面显得尤为突出。
需要指出的是,在性问题上,有很多迷信思想,必须一一破除。
最常见的迷信是遗传特征。
有人认为,性欲是天生的,后天无法改变。
众所周知,“遗传”
二字常常被用来当作借口或者托词。
有了这个托词,不思进取便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因此,有必要在此澄清一些科学观点。
普通人对这些观点坚信不疑,然而,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许多作者仅仅是给出了简单的结论,却没有对导致这些结果的性本能的抑制程度或者人为刺激进行讨论。
性欲在生命初期就已经存在了。
细心的护士或者父母都会发现,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就有一定的“性冲动”
和“性行为”
。
不过,婴儿的这种性欲表现更多的是依赖于外部环境,其依赖超出一般人的想象。
所以,当孩子出现这种行为时,父母应设法分散他的注意力。
然而,通常他们的方法根本不起作用,或者根本就没有什么正确的方法。
如果孩子在生命初期没有了解性器官的正常功能,那么,日后自然会对性行为产生更大的兴趣。
类似的倾向也出现在其他器官上。
但是如果问题发现得较早,就可以及时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纠正。
总的来说,童年时期的性表达是很正常的,因此,不必因为孩子出现了某些性行为就大惊小怪。
毕竟两性的最终目的都是与异性结合。
所以,我们的策略就是密切关注、耐心等待。
这就要求父母能微察秋毫,确保孩子的性表达没有偏离方向。
人们往往把童年时期自我训练的结果归结为遗传缺陷,有时甚至把自我训练本身也视为遗传特征。
因此,如果孩子对同性的兴趣高于异性,也会被视为先天缺陷。
但事实上,这种“缺陷”
是日积月累的结果。
有时孩子或者成人会出现性变态的迹象,人们同样也把它视为遗传问题。
如果真是这样,人们为什么还要坚持自我训练?为什么还要做梦,并在梦里演练自己的行为呢?
有人会在某个时间停止自我训练,这一事实可以用个体心理学来解释。
比如,有些人害怕失败,那是因为他们有自卑情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