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第 58 章(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一样了,今天的王奕行肯定会熊破天际,熊到所有人都发狂。

其实,封怡琴也不喜欢熊孩子,不过,自己当熊孩子就两说了,折腾别人还挺有趣的,在游戏里当熊孩子就更有趣了。

根本不用在意后果,玩脱了就重来,不必有任何心理压力,简直好玩得不得了。

那丫鬟一走,封怡琴连忙控制着小豆丁走向库房,一试发现,哎呀妈呀,小豆丁长得太矮了,他够不着钥匙孔。

这可真是失策,封怡琴控制着小豆丁跳了又跳,还是够不着,哭唧唧。

她左右看了看,看到附近有一张椅子,连忙让小豆丁迈动小短腿跑过去。

小豆丁力气小得可怜,连这张椅子拖起来都费劲,好不容易才拖着椅子回到库房前,爬上去用钥匙打开了库房的门。

进了库房以后,她发现库房里面并没有发光的可交互物品,这里有放置着刀剑的武器架,也有一些华美的布匹,有三个盛装着珍稀药材的木盒,也有两个放着金银珠宝的箱子。

那么,来到库房里的意义究竟何在?她千辛万苦偷到库房钥匙究竟有何用?

封怡琴思考了一会儿,忽然想起一件事,对了,库房明显与其他房间相隔较远,库房两边空出了很大的空间。

这可能是为了防止院内走火,最后波及到存储有贵重物品的库房。

那么,换而言之,如果只烧库房的话,是不是也不会波及到其他的房间?救起火来也会更加容易,不至于酿成太大的损失。

封怡琴想了想,让小豆丁将两个放有金银珠宝的箱子拖到了门外,又将三个装有珍稀药材的木盒也放到了木箱子之上。

这样一来,这个熊孩子事后应该就不会被父母打出SHI了吧?

由此看来,没有发光的物品也是可以移动的,一些物品之所以会发光,可能并不是说明它们可以交互,而是说明它们是关键道具,是游戏所给出的提示。

封怡琴回到库房之中,让熊孩子拿出火折子一吹,这是她之前从熊孩子宝箱里拿的物品,估计这熊孩子早就有这种作死的打算了。

不然,他为什么专门收集一些稀奇古怪的可怕东西?火折子、炮竹、蒙汗药……看看,这些是小孩子能玩的东西吗?不能啊,做父母的也不说好好管教一下他,竟然让他偷偷摸摸地收集了这么多。

这种熊孩子要是让封怡琴给遇着了,不把他打出SHI来才怪。

当然了,熊孩子辛苦收集的这些成果,也算是方便了她这次游戏。

如果没有熊孩子给她打下良好基础,她怎么能够如此轻易地熊个够呢?

希望这次问题完全暴露出来以后,熊孩子的父母能够好好正视这个问题,狠狠地把这个熊孩子教训一顿,千万别因为熊孩子长得太可爱就于心不忍。

她这也算是做了一件大好事吧?她还帮忙保存了熊孩子家的珍贵财物呢,熊孩子的父母真应该好好感谢她。

否则,等这个熊孩子真的上阵自己来的话,他可就未必会有这种财产保护意识了,到时他的父母岂不是想死的心都有了?一夜之间被家中熊娃坑成穷光蛋,了解一下。

所以对于这种熊孩子,做父母的一定要下狠手好好地教,不然,熊孩子最终祸害的不还是自己人?外人难道还能整天送上门来给熊孩子祸害不成?

将布匹点着了之后,为了这熊孩子的小命着想,她控制着熊孩子转身就跑。

跑出库房的门之后,她一转弯,转去了角门那里,跑进了后花园中。

只见后花园里花草树木遍植,视野范围极小,为什么?当然是因为被重叠的花草树木挡住了,这里显然是一个极好的躲藏区域,非常适合在这里玩捉迷藏。

封怡琴见状非常满意,她让熊孩子躲到这个花园里来,一方面是为了不让熊孩子被抓现形,另一方面,也是不希望熊孩子真的酿成大祸。

如果情势危急了,她就只能自己想办法提醒其他人救火了。

不过,现在暂时还用不着太着急,在此之前,她应该还能再浪个几分钟。

封怡琴先控制熊孩子在后花园里面转了转,忽然在花草丛里发现一个闪着光的东西,仔细一瞅,我的妈,原来是一只看起来令人头皮发麻的虫子。

封怡琴站在原地纠结了好一阵,才终于强忍着恶心将虫子收入囊中。

她算是服了这个熊孩子了,熊孩子根本就无所畏惧啊,连虫子都敢随便收起来。

这万一遇上了有毒的虫子,到时后悔都来不及,简直不知天高地厚。

封怡琴继续让熊孩子在花园里搜索,但好一会儿也没再遇着什么收获,只好回去偷偷摸摸地窥看情况。

等待了片刻,忽然间一个女子尖叫响起来,明显听起来气急败坏:“啊!

我多年的珍藏!

来人,快来人救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和学姐恋爱真难我靠和霍少恋爱续命我在末世种个田双姝重生记鉴宝神眼我守到DNF关服竟然穿越了重生追妻为上年代文中的小媳妇我又把偏执夫君亲哭了最后一个阴阳师渣爹的逆袭人生有请小师叔玫瑰软刺覆汉干赢那个赘婿文男主从较真开始肆意人生春上锦绣娇左苏从秽土转生走出来的强者流放后,嫁给猎户又养狼签到从遮天开始云氏猜想侯爷家的当家俏主母狂徒张三:那个敲锤的,你完了护肤网红在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