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如果队长不能准确描述一个目标,而是随意设定目标,可能会让团队产生混乱和无力感。
对企业领导者来说,必须设定一个明确而合理的目标,并将这个目标分解到组织中的每个单位,并指导每位员工的工作。
领导人必须倾注热情向员工传递组织的愿景,把自己的能量转移到员工身上,顺利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以实现每一个阶段的工作目标。
第三,挑战新事物。
美国的西部开发史就是一部挑战未开发土地、挑战未知领域的历史,篷马车队队长在这一方面必定有着过人的胆识和魄力,他们敢于接受挑战,向着未知领域逐步迈进。
在经营管理企业的时候,如果领导人害怕变革,对未知领域感到恐惧,那么整个团队也就难免会丧失进取之心。
因此,稻盛和夫一直强调团队必须勇于接受挑战,运用将来进行时的理念来对照和解决今日的问题,突破能力的局限。
第四,获取众人的信任和尊敬。
篷马车队实际上是由若干小组和家庭组成的队伍,在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的长时间迁徙中,粮食、水、蔬菜,都必须进行合理分配,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分配方式,那么内部很容易出现纷争和内耗,导致团队分裂。
队长必须有足够的权威,能够赢得大家的信任和尊重,这样才能找到所有人均可接受的分配方法和协调方案。
在企业管理中也是一样,如果管理者和领导人无法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敬,那么就无法发挥出领导、协调、分配等作用,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就涣散了。
所以,对于领导者来说,必须做到公平公正、积极乐观、沉稳真诚,这样才能掌控好团队。
第五,抱有关爱之心。
在前往西部的过程中,队长虽然是名义上的领导者,但需要随时倾听其他成员的建议和意见,需要懂得发挥众人的才智,需要尊重其他人的想法,给予成员最基本的尊重,而不是依赖强权一意孤行。
稻盛和夫认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该是一个“以大爱为根基的反映民意的独裁者”
,他具有领导的魄力,也能在管理上彰显人性的光辉,能够有效掌控整个团队。
这是稻盛和夫的自我要求,也是对其他经营者的期待。
多年来,稻盛和夫身后不乏很多学习者,但成功者寥寥无几,因为很多人都在想办法从外在的方法和技巧上寻求经验,却忽略了稻盛和夫经营管理思维的核心。
在经营管理方面,相比于动用权力,相比于运用各种制度和方法,稻盛和夫更加强调理念的输出和传播。
也就是说,他将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当成一种生活理念和哲学理念,而不是一种应付差事的技巧。
他觉得技巧是外在的、形式上的,可以轻易掌握和展示出来,而理念是一种由内而外释放出来的状态,是个人成熟思维的体现,这种理念会在个人的行为模式中展现出来。
有一件事情很有趣:在盛和塾成立之初,稻盛和夫曾回顾了自己的创业经历,他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自豪地说“我提高了自己的经营技巧”
,而是将那段时间说成“那些不断提高理念的日子”
。
显而易见的是,稻盛和夫有意无意地在强化个人理念的培养和塑造,他将其当作人生修行的成果,应该是一种气质好的内涵,而不仅仅是学习到了某种技巧。
企业家往往注重掌握管理技巧、经营方法的学习,注重一些管理形式上的提升,稻盛和夫与此不同,他更加看重个人理念的成形,始终坚持认为个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理念才是最重要的。
思维方式应该是一个领导者最重要的资质,而且这种资质并不是空泛的,企业家不能一直高高在上地思考战略方向,规划企业发展的道路,而应该深入基层,应该到具体的、琐碎的实践中来构建人生理念,构建一个由一件件具体而琐碎的事情集合而成的从行为影响到价值观呈现的思维方式。
稻盛和夫的这些认知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几十年的经营管理生涯中慢慢总结和完善出来的。
他也并非一个大器晚成的企业家,不是一个大器晚成的哲人,在27岁的时候,他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带领团队成功创立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简称京瓷),在那之后在实践和思考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思维方式,形成了一套非常成熟且有效的哲学体系。
比如在创立京瓷的过程中,他就强调将那些作为人应该做的事情逐条进行归纳,最终整合成了一套“京瓷哲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