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第二位是七十岁的阿依古丽大妈,她是少数会制作都塔尔的女性匠人。
“男人说女人不能碰琴胚,怕汗湿伤木。”
她冷笑一声,“可他们忘了,最早做琴的女人,是为了安慰战死丈夫的灵魂。
我的祖母就在丈夫坟前,亲手做了第一把都塔尔。”
第三位叫伊布拉音,住在郊区废窑旁的一间矮房里。
他家中堆满各种木料,墙上挂满半成品琴具。
他拿出一块存放了四十年的老桑木,轻轻敲击,发出清越回响。
“这木头认主。”
他说,“你若不用心待它,它便闭嘴。”
第四位最神秘??一位名叫库尔班江的盲人乐师,住在老城最深处的小巷尽头。
他双目失明,却能凭手指触摸判断任何一把都塔尔的年代与制作者。
当他听到艾尔肯带来那把爷爷遗作的录音片段时,突然浑身颤抖,嘴唇哆嗦着说出一句话:
“这不是普通的都塔尔……这是‘夜语者’。”
众人愕然。
苏晓雯翻查资料,终于在一本民国时期的西域音乐志中找到记载:所谓“夜语者”
,是一种特殊调音方式制成的都塔尔,其共振频率接近人类梦境中的脑波节奏,传说能在深夜引发听者潜意识共鸣,唤起遗忘的记忆。
“只有极少数匠人掌握这种技艺。”
马志远推了推眼镜,“而且需要极端专注的精神状态,通常是在亲人离世后,以哀思凝练而成。”
曹阳心头一震。
他想起乌日根那把《风雪归途》??同样是临终之作,同样是承载亡者意志的乐器。
难道,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不同民族的匠人们,竟以各自的方式,走上了同一条通往灵魂深处的路?
第五天,摄制组决定重启制作。
他们请出伊布拉音担任主匠,艾尔肯协助,目标是复原一把真正意义上的“夜语者”
都塔尔。
地点定在无花果树下的院子,因为据传,老匠人制琴时,必择清净之地,且需连续工作二十一日不得中断。
开工前夜,伊布拉音焚香祷告,将六块备选桑木逐一抚摸、轻叩、嗅闻。
最终选定一块深褐色木料,纹理如河流蜿蜒。
“这块木头经历过干旱与洪水,”
他说,“它懂痛苦,也懂忍耐。”
第一刀落下,整个院子陷入寂静。
林小川的麦克风拾取到极其细微的切削声,经过频谱分析,竟呈现出类似心跳节律的波动。
苏晓雯惊讶地发现,每当伊布拉音呼吸放缓,木屑飘落的速度也会随之减慢,仿佛时间本身被某种无形力量调节。
第七日,琴颈成型。
艾尔肯按照图纸开始雕刻琴头??一只展翅的夜莺,象征歌声穿越黑夜。
他的手不如乌日根那样稳健,但每一笔都带着近乎虔诚的克制。
夜里,他独自坐在院中,一遍遍描摹爷爷留下的草图,直到指尖磨出血痕。
第十日,进入蒙皮环节。
阿依古丽亲自送来一张陈年蟒皮,来自一条自然死亡的沙漠巨蟒,已在密闭陶罐中发酵三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