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西陲未宁,南音待通。
>四隅若有声,山河方可重生。”
**
马志远倒吸一口冷气:“这是预言?还是……地图?”
苏晓雯迅速展开全国地形图比对。
四个方位,四种乐器形态隐约浮现:东部沿海某渔村祠堂藏有“海魄箫”
,相传吹之可唤回沉船亡魂;北部大兴安岭深处,鄂温克族供奉一面“雷骨鼓”
,鼓皮取自遭雷击致死的驯鹿;西部昆仑山口,维吾尔老人守护一支“风语笛”
,据说是丝路商队最后的信使所留;南部云南边境,则有一座苗寨世代传承“血藤琴”
,弦线由百年血藤制成,弹奏者需割破手掌取血染弦。
“这不是单一任务。”
林小川苦笑,“这是……一场横跨中国的文明寻声之旅。”
曹阳没有回答。
他只是再次翻开日记本,在“鄂尔多斯”
一页写下:
>“雨落之时,我才明白,所谓复原,从来不是修复物件,
>而是修补人心之间的裂缝。
>一把筝哭了,是因为一群人终于敢哭了。
>一场雨来了,是因为有人肯为逝去的一切低头认错。
>我们以为自己在寻找失落的声音,
>其实是声音一直在找我们。
>下一站,或许不在地图上,
>而在某个孩子梦见祖父拉马头琴的夜里,
>在某个渔民听见海底传来呼喊的清晨,
>在某个老兵擦拭旧军号时突然哽咽的瞬间。
>文明的绳结,系在这些微小的震动里。
>只要还有人记得怎么哭、怎么笑、怎么呼唤名字,
>就没有什么真正死去。”
发布会定在一个月后,由内蒙古文旅厅联合国家非遗中心主办。
主题定为《听见中国》,展出“泣天筝”
原件及全程影像记录。
同时宣布成立“中华失落乐器复兴计划”
,首批资助十个濒危民间乐器传承项目。
发布会上,曹阳播放了一段未经剪辑的原始素材:老人们讲述时的皱纹、泪水滴落的慢镜、雨滴砸在筝弦上的震颤、婴儿在雨中第一次咯咯笑着伸手接水……
台下寂静无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