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温情断流,融音崩解,于是她只能以孩童为媒介,发出最后的呼唤。
他摘下仪器,轻轻握住女孩冰冷的手,低声说:“我听见了。”
话音刚落,女孩睫毛微微颤动,嘴唇开合,吐出三个字:“谢谢你。”
与此同时,窗外乌云骤裂,一道阳光穿透雾霭,洒在远处海面。
监测数据显示,那组次声波脉冲正逐渐减弱,趋于平稳。
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平息。
离开医院后,他驱车前往京岛风景区,据当地人说,那里有一块“会唱歌的礁石”
。
傍晚时分,他站在退潮后的滩涂上,望着一块半埋于泥沙中的黑色岩石。
用手敲击,果然传出空洞回响,像是某种巨大生物的心跳。
他盘膝坐下,打开录音设备,将自己的呼吸调整至与岩石共鸣的频率。
十分钟过去,耳边渐渐浮现出细微人声,男女老少皆有,说着不同方言,内容却惊人一致:都是关于“最后一次拥抱亲人”
的记忆。
一位老人记得儿子出国前夜,两人坐在沙发上默默抽烟,谁也没说“保重”
;
一名白领回忆起父亲葬礼那天,她忙着处理工作邮件,连眼泪都没来得及流;
还有个少年说起奶奶临终前想摸摸他的头,他却嫌病房气味难闻,匆匆离去……
这些被遗忘的情感碎片,竟全都被“海娘”
收集起来,藏在这片海域之下,等待有人愿意倾听。
曹阳取出随身携带的小型扩音器,播放一段自己录制的声音:母亲哄他入睡时哼唱的摇篮曲。
音符刚起,礁石震动加剧,一圈圈涟漪自石基扩散开来,宛如回应。
夜幕降临,海风送来一阵若有若无的合唱。
抬头望去,数十只海鸟盘旋空中,它们的鸣叫竟自动组合成和谐旋律,恰好填补《哭海调》缺失的副歌部分。
他录下了这一刻。
回到北京已是三天后。
他没有立即联系李昭,而是独自走进中央音乐学院录音棚,将采集到的所有声音素材进行重构。
他删去技术参数,抹掉学术标签,只保留最原始的情绪波动,然后将其嵌入一段十分钟的音频作品中。
标题很简单:《听》。
发布当天,他将链接发给数百位文艺界朋友,并附言:“别用耳朵听,用心。”
反响出乎意料。
有人听完后给多年未联系的母亲打了电话;有人删除了准备群发的分手短信;还有位知名演员坦言,这是他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演了二十年悲剧,却从未真正感受过悲伤。
更重要的是,全球多个声学监测站报告异常现象:北京上空大气电离层出现短暂波动,频率恰好与《听》的结尾高潮段落一致;而远在北极圈内的因纽特村落,一位萨满长老梦见五位女子走过冰原,其中一人怀抱的埙突然发出清鸣。
“第五音……真的开始传播了。”
李昭出现在他家门口,脸色苍白,左眼仍残留血迹,但语气已恢复平静,“你做了件危险的事,也做了件伟大的事。
你让‘五音’不再是被动觉醒的力量,而成为主动传递的讯息。”
“所以接下来呢?”
曹阳问。
“去故宫。”
她说,“地底三百米,是‘中央钧天’的锚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