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会场——国家体育场(即“鸟巢”
)钢结构施工最后、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钢结构卸载,令人关注:当初为什么要用钢架支撑?为什么不一下子卸载?卸载的具体环节是什么?卸载后鸟巢如何承重?具有很强的悬念,容易激起观众强烈的收视期待。
北京卫视于2006年独家现场直播了这一过程,为观众一一解答。
二、拟定直播报道框架
现场直播的重点是“怎么播”
,也就是如何运用电视手段将活生生的新闻事件传播到电视荧屏,这就是框架的设定问题。
通常,当直播选题确定以后,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结构报道对象。
(一)深入挖掘主题
主题是节目的统帅,现场直播也需要尽可能详尽地了解新闻事件,并对其深入细致地分析,以发掘可以展现的主题。
主题的确定对于之后节目框架的设立以及节目表现元素的选取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影响着节目的内容和风格。
比如,“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截流合龙”
直播和“长江三峡截流”
直播虽然都是有关水利工程的重大新闻,题材类似,但两者的直播风格以及节目效果却因不同的主题而不一样。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截流合龙”
的直播以黄河截流合龙为切口,意在展现中国五千年“治黄史”
和五千年黄河文明史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机遇和未来的发展前景;而“长江三峡截流”
直播通过表现恢宏浩大的工程建设过程来展现中华民族战天斗地的精神。
两者不同的主题设置决定了之后节目系统工作方向的不同: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截流合龙直播报道侧重于介绍黄河的历史文明以及中国人民历来的“治黄史”
,并为此制作《黄河文明与五千年治黄史》、《大坝文化》等专题片;“三峡工程截流”
直播的背景资料更侧重于解读工程的全方位意义,如《三峡工程与生态环境》、《三峡工程航运效益》、《三峡工程发电效益》等。
(二)确立节目结构
不管是何种节目样式都离不开一定的框架结构,直播节目也不例外。
如何确立一个直播节目的结构,往往取决于该直播事件本身的性质以及策划人员对于新闻事件主题的把握。
不同的结构和表现形式对于直播的节奏、风格和效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现场直播中常见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两种:
1.线性结构
以展现事件进程为主,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安排结构,适用于表现线索单一、情节集中的事件。
比如,2011年由中央电视台联合山东电视台、青岛电视台共同推出的“青岛胶州湾跨海大桥暨胶州湾海底隧道通车仪式”
直播,介绍了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及最长的海底隧道,以通车仪式作为时间轴中心,多路记者做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现场直播报道,采用的是典型的线性结构:
通车仪式开始之前,第一路记者在桥上介绍大桥基本情况。
通车仪式进行过程中,第二路记者在仪式现场介绍现场盛况。
通车仪式结束之后,第三路记者随新闻直播车行进至海底隧道介绍隧道基本情况。
通车体验后,第四路记者采访相关人士介绍大桥通车后的重大意义。
2.平行交叉结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