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2.不同典型的组合
在一些报道中,围绕一个主题,把能够反映这一主题的不同典型事例编排在一起,产生较强的概括力和思想深度。
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记者的故事》(2005年11月11日播出)就是板块式结构的典型作品,通过一群“第一时间感受新闻现场,镜头背后讲述苦辣酸甜,采访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为民服务重任时刻在肩”
的记者,展示出当代中国记者的热情、勇气、道德责任和敬业精神,也使观众感受到记者所付出的辛劳、情感、勇气甚至生命。
【开头】
主持人(演播室):很多人把记者叫作“无冕之王”
,是因为记者总是用手中的纸笔和镜头记录着历史,见证着时代的发展,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这些报道的背后,记者所付出的辛劳、情感、勇气甚至生命,那么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在2005年中国记者节到来的时候,我们访问了六位记者,在他们的故事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主体】
①采访徐韬(北京电视台记者、主持人)
②采访高艾苏(《解放军报》报社记者)
③采访朱玉(新华通讯社记者)
④采访罗成友(《重庆日报》报社记者)
⑤采访赵亚辉(《人民日报》报社记者)
⑥采访向菲(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主持人)
【结尾】
主持人:我们的采访虽然只涉及六位记者的亲身经历,但是他们的热情、勇气、道德责任和敬业精神却代表了中国75万新闻记者。
在记者节来到的时候,也许很多记者还在去往采访的路上,也许他们正在某一个新闻现场记录着最真实的声音,但是不管他们身在何方,我们祝愿每一位记者节日快乐、幸福平安。
俗话说,“文无定法”
。
电视深度报道的结构布局,当然也不可能有千篇一律的格式,关键在于根据题材与内容进行具体的组织。
二、优化叙事效果
优化叙事效果不是指去编造故事或摆布事件,而是凭借对新闻事实和观点的驾驭能力,将材料组织成引人入胜的结构,以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
基本要领是引人入胜,也就是说要有悬念,有兴奋点,有起承转合的情节,有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的逻辑结构。
《60分钟》这样的节目在后期编辑时,都会对摄制完成的素材进行重新梳理,从“好看”
的角度,来结构节目的框架,力求每两三分钟就能闪现一个兴奋点或小**。
(一)合理设置悬念
对于深度报道来说,将悬念运用到节目创作中,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提高节目的艺术感染力,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从而实现其叙事的价值和传播的效果,扩展其社会影响力,提高节目的核心竞争力。
悬念叙事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功效:
1.吸引注意
悬念的经营是叙事的关键,观众掉进悬念的陷阱中,就能够跟着节目的节奏一路看下去,对事情的原因充满预测和期待。
《新闻调查·一只猫的非正常死亡》[2]节目中,编导设置了四个悬念:如何找到视频、图片的制作者?当事人的参与目的?生活中当事人表现如何?谁是真正的“幕后黑手”
?悬念的设置,引起观众极大的观看兴趣。
随着节目的逐一解密,观众随着事态的进程,知晓了事件的原委,了解了人性的复杂。
从主持人在演播室的开场白即可见一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