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所以,研究者要善于观察,对集体访谈中得到的资料的真实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二)以研究者对访谈的控制程度进行划分
1.结构式访谈
结构式访谈也叫标准式访谈。
它要求研究者按照事前设计好的访谈提纲向被访者提问并要求被访者按一定标准进行回答,或在问卷上设计好问题和与之相对的答案,交由被访者自由选择作答(这种形式在心理调查中应用较多)。
这种访谈最重要的就是要控制访谈内容,确保话题围绕大纲进行。
结构式访谈由于对访谈内容作了事先规定,使研究者易于控制访谈过程,对不同对象的访谈所获的资料易于整理和比较。
同时,被访者注意力也不易被无关因素所左右。
但由于研究者和被访者之间的交谈具有一定程度的复杂性,实际谈话过程中很难完全按照预定好的模式进行,所以研究者对谈话进程的掌控并不是绝对性的。
2.无结构式访谈
无结构式访谈也叫非标准式访谈。
无结构式访谈是指研究者事先不固定访谈的内容和问题顺序,研究者与被访者进行自由的交谈。
研究者可以事先确立一个谈话主题,让被访者围绕这个主题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
同时,也可以将被访者放在特定的情境中(看影像资料,听语音记录等),使他受到一定的刺激后来回答问题。
谈话中研究者无须给予被访者任何指导和建议,采取倾听的态度,让被访者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研究者在这里的主要任务是尽可能引导被访者完全自由地发表对有关事物的观点。
无结构式访谈可以对某个事物或者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调查,适合于动机、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研究,所获得的材料往往具有更高的真实性。
但由于没有一定标准的固定提纲,研究者可能对谈话过程缺少系统的控制,对资料的记录和量化比较困难,同时对不同被访者的访谈信息也很难进行适当的比较。
在具体的实施中,研究者可以将上述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吸取二者的优点,既可以避免结构式访谈缺乏灵活性等缺陷,也可以避免无结构式访谈的难以作量化比较等缺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