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在反思性报告中,研究者常常把个案研究的资料组织成一个故事,如对研究对象的叙述从现在开始,然后讲述其以前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以突出用以组织故事的、或大或小的主题。
另外,也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对收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
第一,从主观上分析了解学前儿童的内在动机。
第二,从客观上分析了解学前儿童的教育背景、社会环境、家庭教育等与其生理、心理特点及其成长、发展过程存在相适应或不相适应的地方,并找出这些适应或不适应的矛盾关键所在。
第三,对导致个案产生行为结果的各种现象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进行分析,了解其影响因素。
对个案资料的整理一般可以表格的形式进行。
1.进行个案的发展指导
对儿童的发展进行观察、分析的目的是把握个体差异、找到问题所在,进而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每个儿童全面和谐地发展。
因此,个案研究还需对个体的发展进行指导,教育措施和建议首先应针对学前儿童个体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和谐现象提出改进的方案。
从儿童全面发展的观点来看,首先弱势领域是个案的发展指导应该关注的。
其次,从儿童各领域的发展是互相促进、相互带动的观点来看,幼儿发展的优势领域也是采取教育改善措施的着眼点,即应重视以学前儿童优势领域的发展带动其全面的发展。
最后,应从家庭和幼儿园,从儿童生活、学习环境的创设和教养方式的改变与适应等方面全面考虑,提出相应的教育措施和建议,让教师和家长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促其发展的责任。
从影响个案发展的内、外部条件因素来看,对个案的发展指导可从两个方面进行:①通过心理治疗、思想交流等方式矫正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自身内在的因素,以使其与社会环境的要求相适应。
②通过改进幼儿园教育方式、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等方式改善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外部条件,使之适应学前儿童发展的需要。
2.撰写个案研究报告
(1)个案研究报告的类型。
描述性报告。
这种类型的个案研究报告尽可能地用客观描述来呈现对个案的解释,具有直观、具体等优点。
但其不足之处是整理报告所需时间较长,重心难以把握,较为繁杂;简介性报告。
这种类型的报告着重反映个案的主要特征,比较简洁。
其优点是整理时间较短,问题的重心突出,不足之处是对个案的细节部分的报告不够详细。
(2)个案研究报告的基本格式。
①概述。
主要包括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②特殊表现的基本描述。
主要包括研究对象的特殊表现,如问题儿童的问题行为表现、智力超常儿童的智力超常表现等。
③特殊表现的原因探索。
谨慎而深入地分析导致这种特殊表现出现的原因。
④分析与讨论。
分析讨论对个案进行具体的矫正辅导的措施和过程。
⑤结论与建议。
通过分析得出一般性的结论,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教育建议,对个案起到矫正、辅导的作用。
(3)撰写个案研究报告的注意事项。
个案研究中的“事实”
资料是个案真实发生的事件,而“意见”
资料则主要涉及主观感受和价值判断。
在对研究资料进行分析的过程中,研究者应该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经验,或是通过将不同来源、不同方式获得的信息与资料加以比较,来判断研究资料究竟是“事实”
资料还是“意见”
资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