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三、个案研究法的类别
banner"
>
在学前教育研究中,教师可以根据自觉的研究需要、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的问题特点等,进行不同类型的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根据个案研究的方式来分
1.综合性个案研究
综合性个案研究是指研究者对选定的某个研究对象进行全面、综合、系统的研究。
比如著名的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曾以他自己的孩子为研究对象,从其出生起直到三岁,每天对其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系统的观察和记录。
他把这些研究资料整理出来,后来写成了一部有名的著作——《儿童心理》,于1882年出版。
这部书的出版,为科学的儿童心理学奠定了最初的基石。
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以其长子陈一鸣为对象,从其出生后连续作的808天的观察记录内容也涉及孩子身心发展的方方面面。
此外,陈鹤琴先生还以自己的几个子女为观察对象进行全面的个案研究,总结出有关幼儿家庭教育的不少宝贵经验和原则。
2.专题性个案研究
专题研究是指对某一领域的某一方面或某一现象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专门研究。
专题性个案研究则主要是用来考察某些优秀或特殊个案,探索个案的经验教训或存在的问题等,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以求对其他类似案例研究带来一定启发的一种研究方法。
如我们可以就“幼儿园的混龄活动”
这个专题,选择一些幼儿或班级作为个案,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进行专题性个案研究时,一般研究视角的选择要小,观点要新,研究要深入。
比如我们就幼儿园的混龄活动开展个案研究,可以将研究的视角具体定在幼儿园混龄活动的适宜内容、混龄活动的组织形式、幼儿个体在混龄活动中获得的发展上。
在幼儿园里开展专题性个案研究,能为一线教师提供实践的课题。
通常可以先以教研组活动的形式进行,对选择的典型个案进行资料收集、分析、阐释、归纳、总结。
然后,还可以围绕研究的专题,定期在更大范围内组织展开讨论研究,让教师畅所欲言,互相启发、互相补充,最终达成对研究问题的共识。
通过个案研究的专项研讨,可以使更多的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少走弯路,尽快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研究水平。
(二)根据个案研究的目的来分
1.诊断性个案研究
诊断性个案研究主要是对研究对象的现状作出判断,如我们可以用诊断性个案研究的方法来研究某个特殊儿童的发展状况,或是研究孩子的某种问题行为。
如果我们要对某个幼儿教师的教学进行诊断性个案研究,可以借助于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与手段来收集资料。
例如,对该教师的一个教学活动进行全程录像,然后利用录像的反复回放、定格、特写等手段,对教师提问的次数和质量、教师的教态和语言、教育教学的机智、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时间等某个环节、某些方面、某种方法等进行分析和研究,作出诊断性评价。
这种研究方法同时也适用于教研活动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