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三十六、幼儿园常见意外伤害事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banner"
>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但是幼儿园意外伤害事故仍频繁发生,我们先来看两个案例。
【案例】嬉闹受伤的飞飞
萌萌和飞飞是某幼儿园大班的同班小朋友。
一日,教师王某带领幼儿到户外活动,在排队时,王老师一再交代:“小朋友排队下楼梯时,不要拥挤、打闹。”
下楼梯时,飞飞站在萌萌的背后,两人均在队尾,趁队伍行走拉开距离时,二人嬉闹,萌萌背飞飞时摔倒,导致飞飞的左股骨中段发生斜形闭合性骨折。
【案例】被铅笔戳伤眼睛的瑄瑄
2007年1月3日上午,幼儿园正上图画课,小朋友们一个个兴奋地拿着笔涂鸦。
突然,一支铅笔戳进了瑄瑄的左眼。
事情发生后,幼儿园把瑄瑄送去医院治疗。
当天下午,瑄瑄的父亲接女儿时,发现女儿的眼睛红肿。
回到家里,瑄瑄的疼痛并没有好转,父母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第二天,瑄瑄被转送到了上海治疗,被诊断为左眼角巩膜穿通伤、外伤性白内障,是十级伤残。
以上叙述的两个案例是发生在幼儿园的真实事件,我们可以看出健康幼儿在托幼机构内突然发生意外伤害事故,不但会使幼儿蒙受很大的痛苦,给幼儿家庭带来巨大的不幸,也会给托幼机构的正常工作造成冲击和影响。
研究资料表明,意外伤害事故导致儿童死亡的人数在儿童各项死亡原因中的比例呈日趋上升的趋势。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认真分析造成安全事件的起因,从而制定积极的防范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幼儿安全健康地成长。
1.幼儿园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幼儿园意外事故,是指入园幼儿在幼儿园期间和幼儿离园集体活动而处于幼儿园管理范围内所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
[1]造成幼儿园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范围、种类比较复杂,既有来自幼儿本身的原因,也与教职工的保育、教育以及幼儿园管理等因素密切相关。
(1)幼儿时期特殊的身心发展特点导致幼儿易受伤害。
从心理学角度看,这个时期的孩子对周围的事物缺乏正确的认识,不懂什么是危险,什么东西不能碰,好奇好动,对任何事物都想尝试,因此很容易发生意外事故。
比如,有的孩子用手指去挖电源插座的小孔,就可能造成触电事故;有的孩子见到东西就往嘴里送,就可能误食药物、变质食品和异物等有毒有害的物品,导致中毒或体内异物的产生。
从生理学角度讲,幼儿的骨骼、肌肉、关节及控制和协调运动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动作的协调性差,反应不够灵敏,平衡能力低,再加上幼儿又好动,因此很容易发生跌伤、扭伤、骨折等情况。
(2)幼儿园管理不善,制度不严。
管理上的漏洞、执行制度不严往往会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有的幼儿园不能合理地建章立制,没有严格的门卫制度、饮食卫生制度、交接班制度、安全制度等,致使管理出现漏洞。
有的幼儿园虽有较完备的规章制度,但未能严格执行,造成不良甚至严重的后果。
比如,有的幼儿园门卫管理不严,出现陌生人出入的情况,造成了一些严重的后果。
(3)保教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安全措施不落实。
托幼机构内幼儿意外事故的发生有很多是由于保教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安全措施未落实造成的。
比如,有的教师在幼儿活动时远离活动区域,疏于照顾,造成幼儿摔伤、骨折等事故;有的幼儿园提供给幼儿的剪刀不符合安全要求,造成幼儿割伤或刺伤;有的保育员将盛满滚烫菜汤的桶送到仍在进行游戏的活动室后一走了之,造成幼儿烫伤。
我们都不希望幼儿意外事故的发生,因此必须提高全体保教人员的安全意识,健全托幼机构的安全措施,消除可能发生意外事故的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
同时也要注意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幼儿对周围环境的认识能力和适应能力。
2.预防幼儿意外伤害事故的措施
(1)提高安全意识,健全规章制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