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3)应用性原则。
研究问题对深化我国幼教改革、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应用、借鉴或参考价值。
初写论文的人最好从小处着手,反映的问题真实具体,力求研究成果对实际教学起到有针对性的指导意义。
(4)规范性原则。
文章层次清楚,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语言文字简明通顺,文风好,行文符合规范要求。
论文的结构,通常包括标题、摘要、前言、正文、结论以及引用文献等,但也要注意不同类别的科研文章会有相应的写作结构、要点及方法。
做到规范性,对写作的顺利进行也是有效的保障。
3.幼儿教师撰写教育科研论文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抓住幼教实践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
幼儿教师身处教育教学的第一线,熟知幼儿普遍存在的问题,清楚自己对问题有怎样的困惑,对于如何解决问题有相关见解和实践经验。
如果幼儿教师有能力又有兴趣,可以试着选择这一类的问题进行写作,这样就会觉得自己有内容可写,并且能写出一些新鲜真实的东西。
另外,在幼儿教育实践中,除了一些常规话题,我们也可以发现很多值得研究的热点。
比如,运用怎样的家园合作方式来达到家园共育,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家长对园所的理想需求与现实的园所育儿状况之间的差距如何影响家长对园所师资及园舍水平的评价等,这些都是目前很多幼儿园困惑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若幼儿教师能够抓住这些热点问题进行写作,就能写出具有创新意义的高质量的幼教科研论文。
(2)善于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
幼儿教师作为一线工作者,在写文章时要时刻牢记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运用自身工作优势选小题,“小题大做,小题深做”
。
建构学前教育的理论或阐述一些比较前沿的幼教理论研究成果,是幼教理论界专家的责任和所长;幼教实践工作者如果抛弃实际,好高骛远,则可能很难达到对问题应有的深度见解,使论文显得肤浅和毫无价值。
许多幼儿教师在写作时,也许是为了赶时髦,或是为了提高文章的品位,在写作时总是引用长篇大论的幼教理论铺垫,而将自己擅长的、真实呈现在实际工作中的东西弃而不用。
这种头重脚轻的文章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
更有甚者,一些教师在撰写幼教科研论文时完全脱离自己的实际工作,一味去照搬照抄一些幼教理论,花大力气去寻找其学理层面上的东西,然后简单添加自己的一些想法。
事实上,这样的文章是根本得不到认可的。
因此,幼儿教师在写教育科研论文时,一定要置身于现实的教育情景中,随时体察教学活动、背景以及有关现象的种种变化,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不断地、及时地解决新问题,能够依据自身丰富的工作经验直觉地对假设、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做出判断。
只有经历这样的积累过程,才会写出好的文章。
(3)勤于积累和乐于练笔。
幼儿教师要写出高质量的论文,必须平时有意识地积累。
这种积累既包括专业理论及其相关知识的积累,也包括教育实践的经验积累及观点积累。
如此,才能做到写作时心中有数,论证有高度、有说服力。
幼儿教师在平时应不断反思和思考,同时应多写,多总结,并积极地投稿,持之以恒,勤写苦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