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六年级的科学课上,教师在讲解人的相貌特征之后,为了巩固学生的新知识,组织了探究活动,让每位学生用平板电脑自拍照片,观察并了解自己的相貌特征,然后向小组成员描述自己的相貌特征。
如图2-18所示,教师在教师端借助教学平台提供的“互动测评”
给学生布置任务。
图2-18布置探究活动
活动中学生们完成互动平台中的关于相貌特征表现的调查问卷,并提交结果。
互动测评系统自动统计出问卷中相貌特征比例,如图2-19所示,从而引出下一主题“我们的相貌是唯一的”
。
图2-19系统问卷统计
这一活动实现了每个学生都参与的生生互动,使每个学生都投入到学习过程中,通过动手、动脑和动口的系列活动实现交互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保持活跃的思维。
利用在线调查及实时分析软件,可实现师生之间的交互。
教师获取学生的数据,然后向学生展示数据统计的结果,提示学生人的相貌会有一些共同特征,但是每个人的相貌都是独特的,从而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
(二)学生与学习内容的交互
学生与学习内容的交互是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与学习内容的交互主要体现在学生使用学习材料时与其中内容发生的互动,如对教科书、练习集和阅读资料等的内容表述、指引和提示等产生的思考、回馈和反应等,其本质是通过学习内容中呈现的信息引发学习者内部的信息加工,从而实现自主学习。
在技术的支持下,虽然学生与学习内容互动的本质没有改变,但学生与学习内容的交互形式因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媒体不同而更多样化,如学生观看微课并在网上提出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学生利用教学软件自主学习并完成所附在线练习,学生观看多媒体教学资源并参与其中的游戏等。
学生与学习内容的交互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呈现出感官投入、进行方式、互动行为等多方面的变化。
教师要根据学生与学习内容交互的新方式和新特点,从学的角度出发,设计和组织学习材料和各种教学资源,细化人与资源之间的互动内容和形式,引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激起认知冲突,提升学习效果。
案例:利用平台完成学习资源推送
主题为“民族文化”
的综合学习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各民族的传统风俗、游戏和节日。
课堂上,教师通过电子书包教师端,在互动测评系统中的资源推送模块中,选择“关于少数民族文化习俗的视频资源”
文件,然后点击“推送”
,将本节课要学习的视频资源推送给学生端,如图2-20所示。
图2-20“互动测评”
模块中的资源推送
在学生端,可以看到教师推送的课前视频资源,如图2-21所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