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6)实现单线路或多线路接入互联网,有条件的学校应采用光纤接入技术,实现光纤到学校。
(7)建立无线网络,确保移动办公和移动学习的开展。
(8)学校接入的控制点,要配备良好的网络安全系统,有效隔离不良信息。
2.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是数据汇集而形成的集成应用环境,是各种业务的提供中心,是数据处理、数据存储和数据交换的中心,建设要求如下。
(1)利用区域教育信息中心的数据中心或电信运营商的数据中心,有条件的学校,在接入上级数据中心的情况下,可自建数据中心。
(2)需建设的数据中心,应严格遵循数据中心建设的国家标准。
(3)提倡应用云计算技术,实现服务器虚拟化管理和应用。
(4)要重视数据中心的绿色化,减低能耗,节约成本。
(5)要配有专业的网络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维护,并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
3.终端
终端是能接入有线或无线网络的各种数字计算设备,是用户直接操作的、实现信息化应用的必备工具。
终端主要包括计算机和各种新媒体(含智能手机、学习机、平板计算机、电子书包等),建设要求如下。
(1)在学校的公共空间配置合适的公用终端,如交互式电子白板、触控一体机等。
(2)每个班级配备适量计算机,并有机融入教室环境中。
(3)每个办公场所配备适量计算机,满足正常的管理业务需要。
(4)每位专任教师配备计算机。
(5)计算机的配置应满足正常教学和办公的需要,属于同类产品的主流配置。
(6)购买的计算机要具有良好的售后服务体系,鼓励使用国产软件。
(7)学校为学生的数字学习终端提供方便的网络接入、电源充电、储存管理、专用课桌等配套服务。
(8)各种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校园有线网无线网安全接入互联网。
4.数字化环境
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教师备课室、录播室、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数字化阅览室、微课教室、数字化探究实验室、校园安全防护系统等信息化环境、数据中心与各个数据终端设备以及各大信息化软件平台,一并组成了校园信息化环境,如图3-47所示。
图3-47信息化校园环境
案例:信息化校园环境的设计与构建
智慧校园综合平台设计可采用BS架构,包含四个部分:客户端、软件服务层、平台服务层、基础设施层。
采用TCPIP的通信协议以及WebService、XML等数据交换形式来实现整个系统的通讯和数据交换。
基于主流软件平台的构建理念,采用多层架构模式,使系统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可扩充性、可维护性、易用性等。
平台总体架构如图3-48所示。
图3-48智慧校园综合平台总体架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