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按照资源的应用目的和场景,可以将资源分为三种类别,分别是学生学习资源、教师教学资源和教师专业发展与教研资源。
(1)学生学习资源:供学生自主或协作学习的各种数字化资源,包括系统化的网络课程、网络课堂、数字图书、校本选修课程、个性化辅导的多媒体课件、针对学科专题的探究性主题资源和微课等。
(2)教师教学资源:供教师开展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的各种数字化资源,包括教学设计方案、多媒体教学课件、备课素材资源等。
(3)教师专业发展与教研资源: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各种培训资源和供教师开展教研的各种数字化资源,包括网络培训课程、专家报告、公开示范课等。
3.资源建设要求
信息化教学资源是开展信息化教育的前提和基础,随着信息化教育的逐步拓展,信息化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教学资源的有效管理成为开展信息化教育的关键,包括为各类学习内容对象提供高效的存储管理,为各种使用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存取功能,为教学管理者提供资源访问效果评价分析,从而提高教学资源对象的利用率,促进教学资源更好地为实际教学系统服务。
(1)结合区域特性和本校特色,建设校本课程资源,并通过多种渠道与外部共享。
(2)建设视频公开课资源,促进名师课堂的网络传播。
(3)建设支持学生自主探究、协作交流和研究性学习的个性化资源。
(4)建设数字图书资源,支持师生开展数字阅读。
(5)遵循相关教育资源建设标准(S、CELTS-42、CELTS-41.1等),以利于资源共享、系统间互操作和资源重复利用。
(6)尊重教学规律和要求,恰当应用技术,避免技术的过度应用。
(7)重视教学过程中各种生成性资源(讨论、试题、笔记等)的积累与应用。
(8)重组和改造数字资源,适应实际教学需要。
(9)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和保护资源版权。
案例:教学资源库
(1)创显科教的教学资源库资源类别完备。
用户可自己维护自定义资源库的类别,如图3-43、图3-44所示。
图3-43资源统计图
图3-44资源统计列表
(2)资源的共建共享:使用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访问、上传下载存放和使用库中的资源,如图3-45所示。
图3-45资源的共建共享
(3)Web集成:基于Web的应用模式,使教学资源制作、管理、信息发布、教学交流、资源共享与交流都能在网上进行。
(4)资源检索:为使用者提供资源库中资源的多种检索功能,如课程导航、资源库导航、专业专题导航等,方便学习者使用,如图3-46所示。
图3-46资源检索
(四)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数字校园建设的基础环节,如网络建设、互联网的连通、基本信息化教学设备的配置等。
数字校园中应用和服务的实现,取决于基础设施建成后能提供的支撑能力,因此有条件的学校在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方面可以进行长远的规划和创新设计。
数字校园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从校园网、数据中心、终端和数字化环境四个方面来展开。
1.校园网
校园网是在学校范围内,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指导下,为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提供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和协同工作的计算机网络,建设要求如下。
(1)能覆盖到学校的每个教学、活动和办公场所,并保证全校师生安全、方便地接入互联网。
(2)网络带宽要满足日常教学和办公的正常需要,能支持高峰期的群体并发访问,保证正常的访问速度。
(3)网络布线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4)支持互联网、校园广播网、校园电视网、校园安防网等多网融合。
(5)采用成熟的千兆万兆以太网络技术和设备,网络应满足冗余性要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