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的重视,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改变教师评价观念,推动教学改革
在将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唯一标准的情境中,教师教学的目标单一而固定,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考试中获得好的分数。
因此,教师的教学方式只要能够满足这一简单需求,他们一般就不会主动地进行教学改革。
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则可以改变这一现象。
首先,它能够让教师主动地打破“分数至上”
的传统观念,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纳入教学目标当中,这样他们就会在此基础上积极主动地进行教学改革。
其次,实施综合素质评价以后,学生的主体意识将会得到增强,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
因此,即使遇到仍然不愿意进行教学改革的教师,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也会让他们认识到,要适应学生的变化就必须改变自己的教学。
这样,不论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处于主动地位还是被动地位,综合素质评价都可以切实地推动教学改革的进行。
(三)变革考试评价制度,促进人才培养方式转变
建立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对改变“一考定终身”
的传统人才培养选拔制度和考试评价制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特别是将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与上一级学校招生工作结合起来的做法,更是对传统考试评价制度的巨大变革。
它一方面有助于促使相关资源的拥有者,如地方政府、学校、研究机构、家长等将相应的资源分配到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中来,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另一方面也能够引起人们对培养学生除考试以外全面能力发展的重视,从而促进人才培养方式的变革。
(四)优化学校整体工作,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由于考试分数的重要性,过去学校之间比升学率的多,比全面办学质量的少,往往出现学校之间抢生源、挖教师等恶性竞争。
这不仅加剧了教育资源在学校间的不合理分配,也使得学校在追逐考试成绩的同时逐渐丧失了自身的办学特色。
综合素质评价更看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能够促进学校教育的全面开展,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