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2]
福建省Z市(该市为县级市)
Z县教研室共分两个科室:小学教研室和中学教研室(以下简称“小教室”
和“中教室”
)。
Z县教研室共有专职教研员16人,其中幼教教研员2人(挂靠在小教室),小学教研员和中学教研员各7人。
此外,教研室共聘请兼职教研员67人,其中小学兼职教研员12人,初中兼职教研员37人。
Z市是县级市,高中兼职教研员18人。
教研员的具体配置情况见下表[3]:
县教研室专职教研员配置情况
小学各学科专、兼职教研员配置情况
中学各学科专、兼职教研员配置情况
显然,县级教研室的人员配备并不充足,以这样的教研室力量,保证一个县义务教育的教学,必然捉襟见肘。
于是,在教研人员的努力和广大教师的支持下,更根本的是在农村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水平的渴望推动下,逐渐出现了一种非正式的,游离在县教研室和学校教研组之间的教研组织,并且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近年来,在一些农村地区出现了一些小区域性的教研机构。”
“许多县(市)区的教研室都指导组建了这样的下级机构……地域片区教研机构,一般设立中学、小学教学业务辅导站,其负责人由教研室聘请精通业务,在片区内德高望重的在职中学、小学各一名校长兼任。
辅导站下建立以辅导站负责人为组长的联合教研组,成员由片区内各中小学主管教学的教导主任组成。”
[4]
“教研协作片制度又称片区教研。
2007年以前,z县的农村教研工作是比较弱的,除少数的集中活动外,平时的教研活动都由学校自己搞。
为了使教研活动更均衡地覆盖各个乡镇,2007年,z县中教室将全县14个乡镇按地理位置划分成五个教研协作片。
教研结构由原来的县-校两级变成了更为合理的县—片区—校三级。
每个协作片都确定了一所中学为召集单位,该中学校长为片区负责人,教研室还同时指定了五名教研员为五个片区的联系人。
每个学期的片区活动计划都要由召集单位、教研室和同片各学校共同讨论制定。
该制度实行了一年多,效果比较明显。
首先,由于片区教研活动要求该学科全体教师参与,改变了过去个别教师参与而后进行二级传达的状况,大大提高了教研活动的覆盖面和参与度;其次,教研活动由学校、教师和教研员一起策划,众人的智慧对一些教研活动进行了改进,提升了活动效果。”
[5]
不过,“片区教研”
似乎也还没有充分普及。
2009年12月,在一个“贫困地区教研员培训”
活动上讲课,听课教师均来自农村地区,其中不少人就是县级教研员。
当我向他们询问“片区教研”
时,在座的80多人,只有不到10个人表示他们那里存在这种教研组织。
[1]北京师范大学2009级教育硕士SX提供.
[2]资料为作者在该县硕士研究生班授课时所了解.
[3]李凌.县级教研室运行状况调查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9.
[4]姚文忠编.中小学教研与科研[M].奎屯:伊犁人民出版社,2000:18.
[5]李凌.县级教研室运行状况调查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9.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