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第四节教研员的角色与任务
banner"
>
一、特殊的教师队伍
在人类的不同文明中,教师都是历史上最为古老的职业之一。
今天为人们所熟悉的种种职业如会计师、记者、律师、警察等远远没有出现、至少没有独立存在之前,教师就已经是相当专门的职业。
东西方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孔夫子、苏格拉底等人,如果说到职业身份,大概都得算做是教师。
在学校教育高度发达的今天,教师更是成为人数最为庞大的专业队伍。
不过,从教师职业中进一步分化出来的“教研员”
,则相当特殊,就目前的了解及能够搜集到的资料,不仅历史短暂,且在中国以外全世界绝无仅有。
合乎逻辑地推论,这种分化大约相当于教师职业内部更为精致的分工,就如斯密在他被奉为经济学圣经的《国富论》中开宗明义所指出的:“劳动生产力最大的进步,以及劳动在任何地方的运用中体现的大部分的技能、熟练度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
[1]人类进步受惠于分工太多,鉴于教学活动的日益规模化,由部分人对其进行专门研究显然符合所有人的需求。
“从历史上看,教育行政部门设立教研室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基层学校的教学工作,负责一个地区中小学各科教学的业务指导,因此,各地均从中小学教师中抽调了一批教学能力和协调能力强、教学水平比较高的优秀教师到各级教研室做教研员。”
[2]教研室对于所在地区教学质量的责任,是由各个学科的教研员分别承担的。
那么,什么样的人有资格担任教研员这样的角色呢?
1990年令教研室名至实归的国家教委文件中,关于教研员资格有以下规定:
“教研室的教学研究人员原则上应按中小学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门类进行配备。”
“教研员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努力使自己达到下列要求: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教育事业,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断学习,勇于创新,注重师德,做中小学教师的表率。
2.有系统、扎实的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有一定的教育科学理论素养和较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掌握教学工作的一般规律,能运用科学的方法开展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水平和组织管理工作的能力。
3.具有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和科学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全心全意为教学第一线服务。
专职教研员要定期轮流到学校上课,使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3]
这个由国家教委发布的教研员职责是最具权威性的,意义当然非比寻常。
目前,在全国各地,都存在着一支教研员队伍。
下面是北京市各县(区)教研员的基本情况[4],可供我们对中小学教师队伍中这个特别的群体做些分析。
人数比例:教研员与教师的数量比在各县(区)之间差异较大,最多的燕山区为3.1%,最低的海淀区和朝阳区为0.6%(这是北京两个地域面积最大的区,均有相当部分学校处于城乡结合部或农村地区)。
各个县(区)平均下来是1%,名副其实的“百里挑一”
。
学历水平:中小学教研员本科以上学历达到76%,大专以上学历达到96%,高于北京市中小学教师的平均水平。
[5]虽然说高学历并不一定能够保障成为好的教研员,但良好的专业基础肯定是成为优秀教研员的有利条件。
学科分布:基本与各门学科在课程计划中所占比例相当。
语数外等占据课时最多的基础学科,教研员人数也是最多的。
同时,所谓小学科也都配有专职教研员。
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区一级教研室的教研员配备不仅学科齐全,一些主要学科的教研员往往能够按照年级分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