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行政部门是权力单位,主要职能是管理。
教育部是在国家层面上管理基础教育,主要责任是各种政策的制定和把握——当然包括教学。
教研室则是业务部门,主要职能是负责具体的教学活动。
根据前面关于教研室各种职能的分析,可以看出其工作的内容、任务都是来自所在地区中小学教学实践的需求。
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相对独立的工作方式,使得教研员们能够及时了解本地区教学的实际状况,灵活、有效和便利,所谓“船小好掉头”
。
一旦教育部有了专门司局,势必要直接对于各个省(直辖市)下达各种有关指令,于是省(直辖市)又会对于县(区)级教研室、学校教研组依次“下旨”
,于是,本来以服务学校教学为使命的教研室,工作方向势必逆转,变成向上负责。
即使来自实践的需求,“上达天听”
反映到教育部,再经过一番调查研究形成对策返回来,很可能已经是明日黄花。
农业部并不去具体指导农民如何种地,良种的选择,耕作方式的改进,是由基层的农业科学技术部门普及推广的。
广电部也不会去详细要求某部电影应该怎样拍摄,剧本的编写,演员的挑选,自有制片厂和导演去操心。
经常、普遍、持续发生的教学活动,实在是不宜由教育部这样的国家级行政部门来具体负责的。
疑虑之三:面孔会变吗?
一旦成立这样的主管部门,有了九重之上的“中央领导”
,教研室会不会眼睛向上,形成如今一些部门的官僚化做派和“大爷”
面孔?长久以来,各级教研室保持着与中小学校的亲密关系,教研员们更是教师们熟悉和信赖的权威和专家。
华丽转身后,还能够保持既有的传统作风吗?红头文件会不会湮没教研人员们行走在学校中的身影?请示汇报会不会侵蚀朴素真实的教研活动?这样的担忧,恐怕不是杞人忧天。
长期以来没有对口的国家级行政主管部门,未见得就是坏事。
究竟如何更好地发挥三级教研组织的作用,如何增加其活力,提升其水平?应该不只是增设对口的上级行政部门这样唯一的思路,支持和重视的方式还有很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