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期间,他先后经历以下飞跃:1.由纯粹的教学实验到教学理论研究、学习(1951—1960);2.由教学理论朦胧地指导实践到自觉运用教学理论主动地进行教学实验(1961—1982);3.教学实验由点到面、教学研究由萌芽到成熟(1983—1991);4.由教学法到教学理论(1992—2000);5.由尝试教学理论不断完善到渗透创新教育的教育改革(2001—2010)。
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改革实践与五次飞跃的完美结合,铸就了这样一个不断发展的健康轨迹:小学数学尝试教学法—尝试教学法—尝试教学理论—尝试学习理论—尝试教育理论。
(三)尝试教学理论在推广操作性强易学好用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显示出有重大影响的教学效果
邱学华重视教育理论基础的构建,但从未沉溺于纯粹的理论演绎,而是在实验中逐渐形成一系列可操作性的模式。
尝试教学理论主张“先试后导、先练后讲”
,从“试”
入手、从“练”
开始,通过“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
,既吸收了传统教学的合理内核,又避免了杜威教学模式的不当之处,达到传统教学所未起到的教学效果。
邱学华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推广模式,值得提出的是,一项坚持三十余年的全国规模的实验与研究,竟然国家没有拨一分钱经费。
另外,自1985年以来两年一度的研讨会模式,缩短了教育理论工作者与实践者之间的差距,也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性教学改革实验。
21世纪以来,我国启动了规模宏大、波及全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由于受到某些专家的质疑,教育理论界正处于争鸣之中;在教育实践领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出现了“高原现象”
。
尝试教学理论萌芽于教学法实验,以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为特色,三十年如一日坚守“先学后教、先练后讲、先试后导”
的信念,既渗透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又引发了以“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为特色的新一轮教学改革热潮。
当前在全国影响较大的“杜郎口经验”
、“洋思经验”
教学改革,都是从教学模式改革入手,且其基本理念皆与尝试教学理论有直接的渊源。
(四)尝试教学理论在遵循实践—理论—实验—理论体系规律的发展中收获了人们公认的理论成果
邱学华当过小学、中学、大学、师范学校的教师,从未离开过小学数学的教学岗位,即使外出讲学,也亲自借班上课,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发现了大量的亟待解决的实践难题。
他一面投入实验,一面开展相关研究,时刻不忘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反思。
迄今为止,他公开发表或正式出版的有关尝试教学理论的论文(专著)已逾百篇(部)。
教学理论的价值最终体现在实践效果上,邱学华在实验中生成的“民间模式”
为实验的规范化、普及化打下了牢固基础。
从实验中来,不断进行理论升华,再进行正规实验,才能使教学理论具有较强的实践效果。
实验是基础,理论是杠杆,实践效果是最根本的检验标准。
正是走过了这样一条合乎逻辑的发展道路,尝试教学理论团队才形成了一支可观的实验大军,其中有教育理论工作者、教研员、大中小学教师等。
在这里,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实现了有机结合。
教学理论者探讨的是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教学实践者则在教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科学实验,又提出新问题。
问题—研究—实验—新问题……使教学实验的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三、尝试教学理论作为教学流派的启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