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而要持续解决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必须尽快提升薄弱学校自身的“造血”
功能。
当前,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对于所有学校都是一个新课题,对于所有教师也都是一个新起点。
因此,采取区域性推进尝试教学法,实现课堂教学的根本性变革,可以把所有学校放在同一起跑线上,原来的强校已没有太大的优势,只要坚持课改,薄弱学校也就有可能成为强校,从而实现每一所学校的科学发展,达到在整体优质前提下的均衡发展。
二、“四个力量”
,促进尝试教学实验有序运行
为深入推进尝试教学法,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我们通过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有效的行政管理和多元化的社团参与,为实验的有序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一)发挥区教育局的领导力
我们坚持把工作重点放在课改上,实施“每周一校”
制度,由局领导带领业务科室干部和教师培训与教育研究中心研训员深入学校开展课堂教学视导,与基层学校干部和教师解剖课堂、研究教学。
坚持校长上课制度,消除校长“脱产”
现象,每年组织一次中小学校长运用尝试教学法的优质课大奖赛,营造起系统上下运用科学理论指导教学、研习课堂的良好氛围。
我们坚持每年开展一次课改专项督导,将尝试教学的实施情况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
制订了《关于开展尝试学习理论实验的实施计划》,从加强理论学习、开展主题研讨、开展项目研修、开展课题研究、重视典型引路、开展学案征集、开展课堂展示、改革课堂评价等八个方面对在全区深入推进尝试教学法作出了具体的安排部署。
每年初制订专项工作计划,年终进行工作反思和总结,促进了尝试教学法的推广和应用。
(二)发挥中心学校的统筹力
一个舰队决定它速度快慢的不是那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只最慢的船只。
而乡镇基点校、村小往往就是那只“最慢的船只”
。
尤其在教学上,基点校、村小存在的教师满堂灌、题海战等现象更为突出。
为改变基点校、村小薄弱的现象,让同一乡镇内学校率先达到均衡,我们全面推行中心校“一体化”
管理,将乡镇中心校所属基点校、村小改为中心校下属校区,实现资源配置一体化、校本研修一体化、教学管理一体化、后勤服务一体化,促进各校点间协调一致、同步发展。
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通过校本研修、支教助教和联片走教等措施,实现了统一课程设置、统一教学要求、统一集体备课、统一教学进度,统一质量监测,使尝试教学法迅速推广到各村级校区。
特别是实施联片走教制度,解决了各村级校区体育、艺术、英语等学科专任教师不配套的问题。
李端镇中心校校长张云斌,主动到离中心校10余公里的沉香校区兼课,带动中心校老师主动参与走教,仅3年时间,村级校区教学质量大幅提升,使该镇教学质量跃居全区前列。
(三)利用捆绑发展的带动力
将全区所有学校组成33组捆绑联动对子。
结对学校资源共用、责任共担、管理共谋、绩效共享。
我们建立了结对学校干部、教师双向交流工作机制,特别强调骨干教师的交流和德体艺科技等方面活动的共同组织,以及校本研修的共同参与。
省级示范性小学中山街小学自从与菜坝镇中心校捆绑结对以来,坚持两校教导处的活动计划共同安排,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来打磨课堂。
该校借鉴尝试学习理论,创构的导学式教学模式很快在菜坝镇推广,使该镇教育质量连年攀升。
他们还注重发挥特级教师工作室的视导作用,只要菜坝镇有需要,他们的特级教师就会及时出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