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第三节通识教育的理念
banner"
>
自由教育思想是欧洲的贡献,而通识教育思想是欧洲自由教育思想与美国实用主义、民主主义思想结合的产物。
它一方面继承了自由教育坚持培养理性和有修养的人的思想,同时要求把这种教育推广到民主社会中的多数人,不仅要促进学生一般发展,而且要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职业训练打下基础,要承担维护民主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任务。
世界银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与社会特别工作组发表的题为“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危机与出路”
的报告认为,这种通识教育不仅适合于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也适用于广大发展中国家。
报告指出:“通识教育对社会有明显的、实际的影响,这一影响不只是促进了人们对学习的热爱和促进人类发展。”
[1]
然而,何谓“通识教育”
?现在人们对这个概念理解的分歧,或许不会比100年前这个概念出现的时候少,但共识确实越来越多。
哈佛大学“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
报告写道,“普通教育(即通识教育——引者)是一个意义含糊且中性的术语。
它既不是指传授全部知识的不切实际的教育,也不是指普遍的教育。
它通常用于表示对学生今后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和公民最重要的整个教育的一部分。”
[2]这个说法并未对“通识教育”
给出完整的、实质性的说明,另外一些方面还可以加进来,比如,通识教育主要不是为学生以后从事特定的社会职业提供专门训练;通识教育是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教育。
一、通识教育目标
我们一般将通识教育当作促进学生一般发展的途径,这大致是不错的,通识教育不是为学生掌握某一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而准备的。
但是,应该认识到,通识教育的目标不只是个人的,也有社会的;通识教育不只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内心完善,通识教育要担当严肃的社会责任。
[3]
通识教育目标是大学教育目标的一部分。
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是大学完成其教育目标的两个途径。
专业教育的直接任务是服务于受教育者的个人职业,并以此提高社会生产(比如理学和工学)、社会管理(比如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和社会服务(比如医学和教育学)的水平。
通识教育的直接任务是促进受教育者在健康、文化、道德、科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受教育者在这些方面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他们自身的品质和价值,使他们建立自我,享受人生,而且可以促进社会的秩序和稳定,以及和谐、健康、高尚的社会生活。
健康和谐的社会生活与高水平的社会生产、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一样重要,且相互促进。
总体上说,通识教育是一种公民素质教育,为社会未来公民提供共同基础课程。
通识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受教育者的一般发展,为他们未来的公共生活做准备;在提升公民个人价值的同时,促进社会的进步和提升社会公共生活的品质。
学生一般发展和现代公民基本素质是确定通识教育目标的基本依据,据此,我们将通识教育的目标分成7类,共列出25个具体目标:
(一)健康: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1.健康的身体
2.健康的心态
(二)文化修养和艺术素养:有文化和艺术修养,掌握本土的和其他主要的文化传统。
3.中国文明
4.西方文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