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地理有效学习评价实践的过程性。
对地理学习评价理论解读的最有意义的方法是进入地理教学情境,进入地理教学现场,进入地理教学评价实践,在评价实践的过程中认识、理解、实践、发展、创新。
本书共呈现初中地理教学案例90个,可谓大容量、全方位、立体式地从不同侧面反映地理学习评价的过程性,力图为教师感悟地理有效学习评价理论走向实践的路径提供真实图景。
地理有效学习评价方法的多样性。
探索学生地理学习评价目标的差异性、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路径的多样性是本书的重要取向,并将评价方法的多样性与通过地理学习评价怎样提升学生地理学习的动力,通过地理学习评价怎样促进学生的地理能力和情感发展,通过地理学习评价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决策的能力,通过地理学习评价如何帮助学生成为地理学习的反思者和自我管理者等结合起来,力图为教师习得地理有效学习评价方法提供参照。
地理有效学习评价技术的可操性。
技术本身是人的主观技能和技巧。
地理学习评价技能是应用于地理教学过程中的中介,侧重于回答“做什么”
“怎样做”
的问题。
本书呈现了许多鲜活的案例,诠释了评价地理知识学习的技能与工具、评价地理学习目标的技能与工具、评价地理技能习得的技能与工具、评价地理过程与方法习得的技能与工具和评价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的技能与工具,力图为教师掌握地理有效学习评价技能的核心标准和操作规程提供指导。
全书分为五个篇章,第一章,全面发展:我们需要怎样的学习评价;第二章,关注过程:我们追求怎样的学习评价;第三章,体现多元:我们认同怎样的发展性评价;第四章,掌握技能:我们运用怎样的地理课堂学习评价技术;第五章,不断探寻:我们期盼怎样的学习评价新路向。
多位教学论专家、学者、中学一线的优秀教师受邀参与本书撰稿,贡献了经验和智慧。
第一章,李家清,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二章,胡龙成,地理特级教师、湖北省名师、武汉外国语学校地理教师;第三章,李琳,地理特级教师、云南师范大学副教授;第四章,袁孝亭,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五章,朱雪梅,地理特级教师、正高职地理教师、江苏省扬州市地理教研员。
参与各章撰稿的人员还有:第一章,常珊珊(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石家锐(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谢芳燕(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第二章,宋健(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郭俊(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薛红(湖北省武汉市第十九中学地理教师、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第四章,朱承熙(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本书是李家清、雷鸣主编的《初中地理有效教学模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的姊妹篇。
全书由李家清策划、组稿和统稿,《中学地理教学参考》杂志主编雷鸣对本书的编写理念及基本架构提出了指导意见,常珊珊参与了组稿与统稿工作,郭俊参与了校对工作。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李志为本书付梓倾注了心力和智慧,谨此谢忱!
李家清
2015年2月28日于华中师范大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