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这两点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5.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是天在转还是地在转?
……
环节二:动手操作。
以小组为单位,看图和课件演示(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北极、南极转动方向),再动手操作,讨论地球的自转运动,并回答下列问题。
1.将地球仪自西向东转动,分别在北极、南极上空看转动方向,判断是逆时针还是顺时针?(北逆南顺)
2.将地球仪自西向东转动180°,观察中国北京和美国纽约的方位变化。
连续转动地球仪,再来观察以上两地产生了什么地理现象?(转动180°,北京、纽约方位对调;连续转动,有昼夜交替现象)
3.地球自转一周是24小时,计算1小时转动多少度?(15°)
4.计算中国北京和日本东京相差多少小时?(1小时)
……
环节三:合作探究。
1.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举例说说一天中人们的作息时间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2.“小明一日游”
所见所思。
(1)清晨小明与父母去泰山旅游,乘车往东走,发现车外的树木往后退,这里的“后”
是什么方向?(西)用它来理解我们今天所学的哪个知识点?(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2)中午到山东泰安某酒店入住,小明发现酒店墙壁上挂了一排电子钟(如图2-2所示)。
小明有如下几个疑问,请你帮他解决。
图2-2
①为什么上述各城市的时间不同?(经度不同)哪个城市时间早?哪个城市时间晚?(北京、纽约)
②从各时钟可以看出,北京时间和伦敦时间相差____小时,北京时间和巴黎时间相差____小时。
(8、7)
③小明想给去英国学习的叔叔打电话汇报一下旅游心得,这个时间合适吗?(不合适,叔叔正在睡觉)
案例2-8中,教师首先通过设计一系列填空题让学生根据问题自主学习,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回答,接着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内的一部分人演示地球的自转,一部分人观察并讨论回答教师的问题,最后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自身作息时间、小明出行时间计算等自主探究活动,加深对“地球的自转”
的理解。
可以看出,教师通过这种由静到动、由易到难、步步推进的梯度教学活动安排,不仅可以观察出学生的地理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的不同,还可以了解到学生“地球的自转”
学习效果的不同,这有利于地理教师根据学生课堂学习的表现差异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改进教学方式,以保障地理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综上所述,我们一起来分享以下观点。
课堂观察——关注学生学习状态表现差异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
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
地理课堂是学生进行地理学习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教师观察学生地理学习表现差异的最佳地点。
由于每位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的兴趣点和注意点不同,而且学生对于地理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式的认同度也不同,这就会使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的学习状态各不相同。
地理教师应该及时观察学生课堂学习状态和态度的差异,对每位学生在课堂上的语言、表情予以关注,将观察的内容及时记录下来,对观察的内容进行总结分析,以便改进后期的课堂教学。
可以说,课堂观察是地理教师获取学生学习表现差异的最为直观的途径。
(二)地理实践活动——从学生知识迁移应用看地理学习质量差异
地理实践活动是对地理课堂教学必要的补充和拓展延伸,对于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实现地理教学目标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