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三)评定——研精致思,让学生看到地理学习的成就归因
由于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认知结构特征、成就动机水平不同,以前在学业上成功或失败的经历不同,家庭教养、社会经济地位及性别等不同,学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相对稳定的归因风格。
不同归因风格的学生对同一结果的归因是不同的。
例如,有的学生习惯于把失败归于任务太难或他人帮助不够等外部因素,而把成功归于自己有能力或付出了努力,这种“推卸责任”
的归因,也称“自利性归因”
,实质上是为保护自尊心。
与此相反,有的学生总把失败归于自己能力差,而把成功归因于他人帮助或运气好,这种学生往往自卑感强、缺乏自信心,有所谓“习得性无助”
倾向。
地理学习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成就归因是非常重要的。
案例3-3[4]一个教师批阅试卷的做法和感受
每次考试,我都特别希望能与学生面批面改,那样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并且嘱咐注意事项。
可是对于一个70人的大班级,实在顾及不了全部,所以我常常在学生试卷上批注想对学生说的话。
对于几乎得满分的答案,我特别认真地指出其不足之处;对于不着边际的答案或无解答的试卷,我直接给出答案,或让学生抄写一遍答案,之后在讲评课上再跟着听讲,学生便明白并学会了。
长此以往,学生与我的对话多了一个渠道,对待发下的试卷,学生也不是一发就丢,而是仔细阅读并收集成为资料了。
我感到,地理试卷上的分数和评语是激发和维持学习动力的良好手段之一。
只有分数没有太多的意义,加上对分数的解读或拓展的评语,这就是“评定”
。
另外,教师的学法指导和结果预测,如“再把这份试卷做一遍,你可以得到100分吗”
“只要每一份卷子上的题都理解、记住,你的成绩会有大幅度提升”
,这些平实的语言,起到了在告知学生具体失败的原因和努力措施的同时,鼓励鞭策学生的作用。
学生拿到这样的评价,对努力的方法步骤和下一次考试将会充满信心。
综上所述,我们一起来分享以下观点。
及时且情感式的反馈评价
心理学研究表明,来自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对学习效果有明显影响。
在案例3-3中,教师给成绩优秀的学生写明他还需要努力的空间,学生就可以根据反馈信息调整学习活动,改进学习策略;教师帮助成绩较差的同学再理解并写出答案,给他指明错误原因和努力方向,帮助学生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或避免再犯错误而增强了学习动力,从而保持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鼓励评价,树立自信
期望价值理论是动机心理学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
该理论认为,个体完成各种任务的动机是由他对这一任务成功可能性的期待程度及对这一任务所赋予的价值决定的。
个体自认为达到目标的可能性越大,从这一目标中获取的激励值就越大,个体完成这一任务的动机也越强;反之,完成任务的动机则越弱。
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
就是对期望价值理论的实践。
学生在课堂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或与教师互动时,内心都期望教师对自己给予肯定。
案例3-3中,教师就是这样在评定过程中尽量使用鼓励性手段,以肯定为主,否定为辅,对学生达成任务寄予较高的期望,帮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所学习的各项知识、技能以及教师组织的各种教学活动都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使学生为了有意义的事情而去追求更好的学习方法,从而乐于付诸努力潜心投入地理学习。
[5]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