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1.计划。
计划是在对未来进行预测的基础上,确定达到预定目标的方式、途径和程序。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其中“预”
是预先的意思,指事先做好计划或准备;“立”
就是成功;“废”
就是败坏,这句话的整体意思是:不论做什么事,事先要有计划,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强调了计划与准备的重要性。
如果说“摸着石头过河”
是小农经济时代的生产方式,那么凡事做好规划、计划、蓝图则是现代社会生产的主要特征。
2.组织。
这里的组织是一个动词,指的是将安排分散、混乱的人或事物结合成为一定的系统或整体,使之具有秩序性,没有组织,就没有秩序,就会混乱,就不会成为体系,更谈不上目标和效率。
组织是行动的开端或前提,是实现目标的前提条件。
3.协调。
协调的本意是配合得当,步调一致。
作为管理活动一个重要环节,在这里,它的意思是组织在实现其目标的过程中,对于组织内部、外部所存在的不协调或矛盾事件所进行的调适活动。
协调的内涵就是配合、合作、顺畅、一致,没有协调就会发生“1+1=0”
的事情,而不会出现“1+1>2”
的预期。
4.反馈。
在控制论中,反馈是指将系统的输出返回到输入端并以某种方式改变输入,进而影响系统功能的过程。
在这里反馈是指管理者对组织运行过程中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行总结归纳,整理出前期做法的优点与不足,并将其作为采取下一步做法的重要依据。
凡事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都会出现偏差,有偏差就需要随时纠正,否则就会出现“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的事情,因此凡事都需要及时反馈,这也是控制论的核心思想。
5.控制。
控制有操纵的意思,是使对象受管理者的意愿支配,而非自由活动。
在这里控制作为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依据反馈结果对组织运行进行调整,从而从总体上把握组织向着管理者所要求的方向运行。
控制往往和组织目标、计划联系在一起,实现目标、实现预期是控制的出发点和归宿,没有控制就不会实现组织目标。
图2.1管理过程示意图
[1]安文铸.现代教育管理引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62.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