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依法保障高校办学自主权。
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大学的关系,是大学“去行政化”
的关键所在。
一方面,大学提供的服务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政府有义务为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制度保障,这不仅仅是权力,更是现代政府应该履行的职责。
另一方面,大学的权力,尤其是公立大学的权力,主要来自于政府的授权,政府有责任也有权力对其进行调控,使其更好地发挥应有的职能。
20世纪末以来,加强管理、增强绩效是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趋势之一。
发达国家加强高校管理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科学化。
在大学管理中引入各种先进高效的管理工具和方法,提高管理水平。
二是专业化。
世界知名大学都在全国或全球聘用专业管理人员承担管理岗位,并建立严格的聘用标准和聘用程序。
三是重视能力提升。
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训项目,提高管理人员的相关能力。
四是强调管理的文化内涵。
倡导尊重学术,服务学生,服务社会。
目前我国大学的行政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权力过多集中在学校一级,管理重心偏高且效益较低;行政机构臃肿,职责不够清晰且应变能力较差;二级院系设置过多,学术管理跨度较大且效能不高;管理理念和方法陈旧,适应不了复杂多变的形势等。
针对这些问题,大学迫切需要以管理重心下移为重点,建立结构合理、责权分明、运转高效的科学管理体系,并结合大学内部人事管理体制改革和教育职员制的探索,建设一支整体素质优良的高效的职业化行政管理队伍,切实改善大学的管理效能。
(二)如何干好行政工作
如何干好行政工作,特别是做好大学的中层干部工作,黄达人在《谈提高大学中层管理干部的素质与能力》一文[2],全面阐述了这个问题:
中层管理干部(处长)承担了学校最为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他们是大学改革与发展的推动者、支持者和执行者,是大学管理队伍的中坚力量。
1.“当官”
要“做事”
,是要“做大事”
中山先生有句名言,“要立志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
。
在大学里“当官”
,必须树立这样一个基本的认识,“当官”
,是要“做事”
,是要“做大事”
。
2.大学行政人员应该是一个学术的敬畏者和知识的敬畏者
大学的行政部门是不同于政府机关,政府是科层体制,明确要求下级必须对上级负责,这种体制可以保证政令的畅通,但同时也往往会导致另一个后果——会产生对权力的敬畏,惟上级之命是从。
在大学的行政体制中,当然也可以借鉴政府科层体制,因为政令的畅通也是我们所需要的。
但是必须明确的一点是,大学的行政人员与政府机构的公务员是不一样的,大学的行政人员,不应该仅仅是一个权力的敬畏者,更应该是一个学术的敬畏者和知识的敬畏者。
大学的行政人员要牢记自己最重要的责任是为师生服务,要给他们以方便,要为他们排忧解难。
我们是不是可以定一个原则,叫做“不拒绝原则”
,就是在遇到师生们提出要求的时候,只要是没有明确规定禁止的,就不要立即拒绝。
这一点对学校中层领导干部尤其重要。
作为处级领导干部,当面对师生们提出的要求时,是不是应该首先不考虑“能不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