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调整”
“评价”
都是以组织目标为引导的,以组织目标为依据制定的,没有目标的引导,一切工作都是盲目的。
在实际工作当中,组织目标的落实往往是通过制定“规划”
的方式实现。
为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并以规划为指导是一件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第二,有了科学、合理的规划,下一步重要工作就是落实:特别是在高校,过程控制显得十分重要,过程产生质量(如教学过程产生教学效果、产生教学质量)、过程产生价值、过程产生效益,学生是在过程中成长的,是在过程中受益的。
第三,要管质量,管效益。
任何组织都是讲效益、讲质量的,大学组织也不例外。
大学是一个追求卓越的学术组织,资源需求量大,如何把有限的资源利用好,解决好有限的资源与无限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是一项十分有价值但又十分艰巨的任务。
三、大学管理的方法
大学管理的重点与方式方法,是由大学特点所决定。
高校教师特点:“高校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素质高、追求自主性、独特的价值观、学习欲望强烈、易于流动等特征。
其从事的教学科研活动具有劳动时间模糊性、成果鉴定的复杂性、价值实现的间接性以及人力资源需求的多样性等特点;在组织特征上,有组织目标的多样性、模糊性,组织结构的松散性等特点。
这些特点决定了大学管理要充分关注到自身的特殊性,不能简单套用一般管理中为提高劳动效率而采取的做法。”
[13]
结合大学实际管理工作,我们认为大学管理的重心应该放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管理内容上,放在首位的是组织文化建设,即大学文化;第二,在管理手段上,要以调动广大师生积极性为首要目的,要以激励为主;第三,在管理方式上,要公平、公正、民主、透明,要重视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第一,把组织文化建设放在首位。
教学科研工作是大学的核心工作,由于其工作性质的复杂性、创新性、艺术性、独立性、自主性,教师的这些工作不是在管理人员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或控制权是极为有限的。
那么大学组织如何约束教师的个体行为?(管理学的组织理论认为,组织对个体的一定约束还是必要的,否则组织就不存在了。
)“在教育组织中,强大的控制是通过极其微妙的间接方法——发展组织文化来进行的。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中的准则、价值、基本信念、规章、指导思想等。”
[14]为此,在大学,其组织运行的方式、控制方式不是严格的监督,而是组织文化、大学文化的作用,这一点,越是在历史悠久的大学,越是高水平大学其特点越明显。
近年来,在国内高校,大学文化建设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这也表明了大学文化建设对学校发展的重大意义。
第二,在管理手段上,要以激励方式为主。
要以调动广大师生积极性为最终目的,要以人为本。
正因为大学的教学、科研工作不能在严格的监控环境下进行,它需要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需要宽松的学术氛围,为此教师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尤为重要,它直接和教师的工作成就挂钩。
而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从何而来,需要激励,需要鼓励,特别是精神鼓励,需要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这就是激励在大学所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三,在管理方式上,要重视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这一点可以从三方面去理解:其一,是由大学的组织特征决定的。
社会组织分为三类:政治组织、经济组织和公共事业组织,分别属于强制性组织、功利性组织与规范性组织,大学属于后者。
如果说政府组织追求的是“公平”
,经济组织追求的是“效益”
,那么第三类组织就应该追求的是“规范”
与价值,没有规范,没有追求的组织就没有其存在的价值。
例如,如果学术没有规范,发表成果的真实性都不可信,还要大学搞科研干什么。
其二,规范化反映了管理水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