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如此就要培养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人才,就要讲求教育效率。
提高师资质量,就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尤其是我国,经济基础和文化基础都比较薄弱,本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7年,由于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加强了师范教育,教师的质量不断提高。
但是“**”
的不良影响还没有肃清,有些人看不起教师这个职业,不愿报考师范,不肯当教师。
其实教师应当是社会上最受尊敬的人,因为教师是启蒙者,是塑造人的巨匠,他们曾为每个人才的成长打下必要的品德、知识、情趣基础。
教育水平是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快或慢的标志之一,教育落后必然拖整个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后腿。
因此,我们应该肃清“**”
的影响,纠正轻视教师的错误思想,树立当教师的责任感和光荣感。
有的人认为,教师不需要高深的学问,只要能把课本上的知识教给学生就可以了。
因此招生的时候,师范院校被放在最末等,师范院校新生的质量就比别的院校要低一等。
表面看来他们重视理工,不重视师范。
其实,轻视师范,人才不能大批培养出来,理工也就很难搞上去。
他们是教育上的“近视眼”
。
还有些办教育的人,对师范教育有一种偏见,认为师范院校用不着搞什么科学研究,它的学术水平可以低一点。
你要想搞成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科研中心,他就说你是好高骛远,“向综合性大学看齐”
。
这完全是一种误解。
在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师范院校不搞科学研究,也就不可能提高其教育水平,就不可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中学教师,以适应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再说,在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上向综合性大学看齐,又有什么不好呢?当然,师范院校的科学研究,除了开展基础科学的研究以外,还应该着重开展教育科学的研究,总结我国教育工作经验,把它提高到教育理论上来,再去指导实践,这体现了师范院校的特点。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没有必要办师范院校。
他们认为综合性大学的毕业生水平高,底子厚,当教师比师范院校的毕业生有后劲,因此,他们主张师范院校中不讲教育学科,不搞教育实习,以便腾出时间来教授专业课。
这也是一种偏见。
教育是一门科学,有它自己的客观规律。
只有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才能办好教育,提高质量,多出人才,快出人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