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论高等师范教育的改革[1]
banner"
>
当前,师资的数量和质量问题已经成为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社会各界人士无不关心这件大事。
加强师范教育,虽然在措施上还落实不够,但是已经被各级领导关心和重视。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加强师范教育,师范教育如何改革,才能适应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这是一个值得严肃讨论的问题。
一
关于师范教育,历来就有许多争论,这些争论影响师范院校的办学方针和教学内容与方法,影响师资质量。
因此,讨论师范教育的改革,还必须从澄清思想开始。
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才能把师范教育办好。
最近,我率领幼儿教育代表团访问北美两国(美国和加拿大),无论是讲到幼儿教育,还是讲到幼儿教育师资的培训,他们都强调指导思想,他们称之为“哲学”
(philosophy),而在确定指导思想的时候又首先要考虑文化历史背景。
我觉得,不管他们的教育制度和方法是否对我们有用,但这种考虑问题的方法是对的。
那么,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我国师范教育的指导思想(philosophy),以及我国的文化历史背景对这些指导思想的影响。
在指导思想上,有几个问题需要认真讨论一下。
第一个问题是:在我国要不要建立单独的师范教育体系。
这个问题已经讨论了20多年。
有人主张培养师资并不需要办师范院校,应该像现在大多数欧美国家一样,培养师资实行开放性,所有院校都可以培养师资。
的确,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已经很少设有单独的师范院校,苏联是一个例外。
但是有两点需要注意:首先,独立的师范院校的消亡是有一个历史过程的。
考察这些国家师范教育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他们也存在过独立的师范院校体系,实行开放性的师范教育是由独立师范院校发展而来的。
这种发展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师资数量在这个国家已经得到充分的满足;二是师资的质量需要提高,这种提高包括教师所教的学科专业水平和教育职业水平;三是教师的职业有一定的社会吸引力,有一定的竞争能力。
美国是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逐步把师范院校改为综合性大学的,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基本上完成这个过程。
即便如此,他们也并不排除有些专门培养师资的师范院校的存在。
其次,实行开放性培养师资,并不等于取消师范教育,相反,它加强了师范教育,也即加强了师范的职业训练。
我们看到欧美开放性培养师资的形式有两种:一种形式是在综合性大学或者学院里设立教育学院或教育系,在本科生阶段直接培养教师。
这些学院和学系大多是培养幼儿教育工作者或基础学校(即小学)的教师。
这里教育学科,特别是课程和方法的内容占很大比重。
另一种形式是在综合性大学里设立教育学院,不开设本科生课程,而是招收具有其他学科毕业水平的学生,开设硕士以上的教育课程或符合政府对教师资格证书要求的课程,使学生具有教师的资格,时间1~2年不等。
学习的科目主要是教育学科和教学方法。
从以上两种情况可以看出,所谓开放性的师范教育,不是对师范教育的削弱,而是加强,对教师的职业培训大大加强了。
我国现在这样做,办得到吗?我国现在有1000万中小学教师,而其中约有一半在学历上还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到20世纪末,我们要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需要补充新教师约300万名。
在这种文化历史背景下,我们能不能取消单独设立的师范院校,实行开放性师资培训的办法?我想,这是不现实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