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从教到学教师如何应对1(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1975年,日本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变,初中升高中的升学率达到96%,高中升大学的升学率达到40%。

当时,从明治维新开始的高速增长开始停滞了,学校问题涌现出来,一是校园暴力到处呈现,二是离婚率增高,不愿到学校的孩子增多。

也就是说,日本上百年教育现代化过程开始破产。

可是这个时代,正是世界上终身学习时代来临的时代。

当时,我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欧美教育,我想到了两个问题:一个是现代教育体系性的解体、破产;另一个是亚洲模式的教育到了转折期。

这是我当时把学习当作思考问题核心的原因。

教室前面是黑板,黑板前面是课桌,这种课堂模式是工业革命兴起后形成的。

19世纪后半期,日本在亚洲最早引入了西方的这种教育模式。

随后,亚洲的其他国家也纷纷学习西方。

日本以竞争为基础而形成的现代化教育系统,帮助解决了一件事,那就是谁学习好,谁在社会上的地位就高。

以这种竞争文化为基础,日本用100年,甚至是50年时间完成了西方用两三百年完成的现代化进程。

但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个体系撑不住了。

同时,世界和世界教育也在发生变化,比如,原来摆得整整齐齐的课桌椅摆成“U”

字形,以前的教育系统是一个教的系统,现在要转变为学的系统。

如何改变?这就是当年我的课题。

我先讲到这里。

我想请问顾老师,你是怎么想到以学为中心的?

顾明远:20世纪50年代,我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当教导处副主任。

我发现,学校教学如果不把学生放在主要地位,就很难提高教育质量。

1980年,我提出以学生为中心,也跟学习西方教育思想有关。

当然,我也受到陶行知教育理论的启发。

所以,我提倡教师要学一点教育史。

杜威等许多教育家,都是主张以儿童为中心的。

重新审视“**”

后的教育,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要把学生放在重要地位。

我当时提到,儿童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

对学习来讲,学生是主体。

佐藤学:我也有相同的经历。

我二十几岁以后当教师,就开始学教育学。

我开始学的是维果茨基和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的教育学著作。

那时,他们的作品已经翻译成日语了。

我读不懂,就学俄语,用俄语读这些著作。

维果茨基说,苏联教育出现了问题,让学生一个人独立学习是不行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是个么得感情的杀手掌珠令斗破之元素封神被抛弃的首领领到分配的顶流老公后热搜爆了一拳歼星从长生苟到飞升彪悍农女路子野在霍格沃茨淡定地喝红茶古代养娃日常封神之逍遥不二仙神话三国领主开局签到送封号斗罗穿越诸天,开局救下司理理全金属王座一出场就无敌的主角诸天演道炮灰女的另类修仙隐婚成神从种田开始从斗罗世界开始签到只要我死遁够快师兄他会读心我要做球王沙雕攻在虐文世界搞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