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他也在听。
他就坐在矮矮的讲台上,安静地听着故事。
他知道,他的神情,我们会注意在眼中,如果他听着是焦躁不安的,我们的心里也搅起波澜。
这个时候的教室,就像是水面上按葫芦,这边安顿好了,那边又冒出声音来。
他不会这么做,他只是用目光轻柔地经过每一个座位,安静地端详着每一张面孔,我们立刻变得安宁起来。
故事的声音,像一股风舞动一片森林,又似一束光催开一朵蓓蕾,还像一滴颜料生动一幅画面。
声音中的每一对耳朵,都在轻轻翕动。
规则不需要大声宣布,安静地聆听,耳朵会苏醒……
你以为,一个孩子长大的标志,不仅仅在于身高体重的增长,更有内在自我的强大,其鲜明的标志就是逐渐拥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对规则的理解、认同与遵从。
你当然也崇尚爱与自由。
但是纵容的爱、随心所欲的自由,只会伤害到你正生活在一起的群体,所带来的后果必然是秩序的混乱,效率的低下,人心的浮躁,信心如多米诺骨牌一样迅即倒塌。
而成人(自然包括每一位家长和老师)要和孩子建立起言行的规范,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只会让孩子变得明智,学会克制谨慎地行事。
这也是文明的标志。
在课堂上,你和孩子们一起,努力建立起某些规范。
这些规范,都是和你的孩子们一起商议制订出来的。
也就是说,班级规范的生成,其实需要得到认同,因为它是基于当时的场景需要而诞生的。
例如,你们正在听写生字新词,一个词语报完,教室里总会有“写完了”
、“写完了”
的声音,此起彼伏,怎么制止都管不住。
在这样的场景下,你们需要确立一个规范——用笔听写,嘴巴噤声。
当大家一致认同这个规则以后,你就把它用粗一些的油性笔或者彩色笔写在一张A4大小的白纸上,郑重其事地贴在黑板上,这就成为你们共同约定并且必须遵守的新规则。
再如,听写结束,组长需要收集作业本检查听写情况,每到这时,很多人会不自觉地下位,有的是直接交本子,有的是借机做点别的事,教室内乱糟糟的一片,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们就要停下来,商议一个规则:交作业本时,只需组长下位,其他人不用下位。
然后将新的规则写好,贴在上一个规则的下面。
还有,你讲故事给大家听,下面有的自己翻书看,有的会偷偷拿出玩具来玩,有的在做些其他的事,这时,一个新的规则可以诞生了——听故事时,要安静而专注。
几乎所有规则的建立都是在问题情境中及时产生的,而且它们都有一个很鲜明的特点,不是假大空,而是真实而细致,好理解、好实施,且具有一定的共性,是大家都容易犯的错误。
为了避免类似的错误再犯,就要将它形成明文规定,像法律条文那样呈现在大家面前。
你很明确很坚定地告诉大家,规则一旦为大家所认同并且白纸黑字写出来以后,任何人都得遵从。
如果违反的,就像开车闯了红灯一样,后果就是要接受适当的惩罚。
之所以采用这样的措施,你并不是一时兴起或者空穴来风,你是受美国杰出教师克拉克的启发而在班上大力实施的,当然,你事先会跟其他学科老师做好沟通,让他们知道你的举措,争取达成共识,合力推进班级规则的建立。
还有,你也需要家长的戮力合作,否则,学校里你精心打造的教育体系,孩子回到家里就轰然倒塌,这样的事情并不是没有发生,所谓“5+2=0”
,正是诟病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脱节,一生两制,学校里的规则秩序好像沙滩上的城堡,经不起家庭无序的冲洗,很多孩子在家在校两个样,你却不能责怪他们很分裂,作为成年人,我们更应该躬身自问。
曾经有某个社区的网友问你:老师经常罚学生抄作业合不合适,罚抄作业算不算体罚?
你这样回答他:
体罚或者变相体罚,从身体到精神的伤害,都是不允许的,这是底线,任何一位老师或者其他成人,基于对孩子的人格的尊重,都是必须遵守的。
但是,我不反对惩罚教育。
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赏识教育固然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但是,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不可能不犯错,也就是每个人心里都有个魔鬼,或者说,脑子里总会有两个小人儿打架,常有坏的小人赢了的时候。
这时,只有肯定,没有否定性评价,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