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其中有很多是一样的。
例如奖励贴纸啊小组竞争啊什么的,都是常见常用的套路。
你观察到英语课堂很热烈,表演性很强,要求孩子们的身体参与度很高,所以孩子们的注意力都能比较集中。
数学老师是导师,一向比较严厉,也循循善诱,加上练习性作业相对要多一点,所以基本上也把控得不错。
语文呢,在故事课堂和童谣诵读的时候,因为内容本身对孩子充满吸引力,形式也符合孩子的生命韵律,所以还是很不错的。
只有进入到课文的学习,特别是拼读练习中,有不少孩子会分神。
你理解他们的不专注,因为对于这些小豆丁来说,不感兴趣的内容是很难让他们集中注意力去学习的。
更何况有些孩子拼读还是很不熟练,更加不会有心思去学了。
那这时,他们一般都在干吗呢?
玩文具盒是最突出的,上课也玩儿(做大炮发射架),下课也玩儿(当作枪使)。
然后是画画,很多孩子喜欢画画,不分时候由着自己兴趣去画。
再然后就是跟前前后后的同学说说话,争论一个对他们来说很重要的小问题。
这样一番观察、分析之后,你明确地提出:书包挂在椅子背上,水壶挂在桌钩上,书放在抽屉里靠左躺,不带文具盒只要文具袋,一律放在抽屉右边,上课时桌面上不留任何东西,只有老师需要时,需要什么就拿什么出来。
没有为什么,不作解释,必须执行。
有时,规则需要斩钉截铁,就像《大卫不可以》一样。
不给理由,效率更高。
有一次给英语老师代课时,你突然想起暑假期间D妈说过的关于小D的一件事。
在入学前的预备班里,小D很不适应这样的学校课堂生活,很抗拒进教室,即使进了教室,也从不认真去听。
D妈说,有一次,老师轻轻牵着她的手,耐心地教她,效果好多了,不仅听了,而且都会了。
时间过去得并不是太久,你突然把这个想起来,然后迅速迁移到你的课堂组织管理中来。
在课堂上,你将两个不是很认真的小男孩轻轻牵到讲台上,搂着他俩一起读,果然乖多了。
下课后,看小D不会,又特意喊上她,轻轻牵起她的小手,一个一个地带着她拼读。
有了你的牵引,她果然不分神,很用心地跟着学。
你越发明白,平时因为过多依靠话筒,不便在班级内走动,只好在讲台上说话,虽然话筒能将你的声音放得很大,其实并不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唯有走到每一个孩子的身边,轻轻牵起她的小手,或者轻轻搂着他的胳膊,用肢体的亲近带给孩子安全与温暖,孩子才会变得更加自信也更加专注。
刚性的规则与温柔地相待,并行不悖。
孩子需要的是贴近他的生活却不会带来强烈不适的约束,是规范,更是引导,有人情味,有同理心。
有一次,上课铃响,孩子们没有安静候课,甚至连上节课的黑板都没有擦干净。
怎么办?
你一声不吭,先拿起黑板擦用很夸张的动作缓慢擦着,边擦边想怎么调整这样的状态。
虽然背对着孩子们,但你知道他们有人依旧在玩,依旧在说笑。
在你的预想中不是这样的,你以为你的沉默至少会带给他们一些不安,而且你夸张的动作会带给他们一些思考,因为这样的情景显然跟平常不一样。
平常是什么样子?
走进教室,鼓励安静,然后上课……
回到这节课来,你擦完黑板,跟今天的值日组长说:“你要感谢我。”
开始他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你再次强调说:“你要感谢我,因为我替你们值日生做了一次值日。”
他这才醒悟过来,却辩解说个子矮了够不着、时间也不够……
你这才面对全班同学说:“在我的故事里,其实不是这样子的。
那个故事是这样开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